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文档序号:34480162发布日期:2023-06-15 14: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渗透变形,具体是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大量煤矿矿井将面临着关闭/退出。利用关闭/退出煤矿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既能协同开发利用废弃煤矿地下空间,又能与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互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2、然而,建设地下抽水蓄能电站亟需解决“循环抽放水条件下巷道围岩渗透变形”的长期稳定性、安全性等关键科学性问题。目前,尚未有一套完整的试验装置可用于“循环抽放水条件下巷道围岩渗透变形”的研究。因此,亟需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包括进水管路、储水箱和岩石试件,所述岩石试件取自煤矿现场竖井底部,还包括:

4、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有四组,其中第一组所述连接机构一端与进水管路连接;

5、第一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一组所述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管路内部设有岩石试件;

6、第二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二组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管路内部设有岩石试件;

7、第三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三组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模拟管路内部设有岩石试件;

8、第四模拟管路,一端与第四组件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10、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设有八组,分别与进水管路、第一模拟管路、第二模拟管路、第三模拟管路和第四模拟管路连接;

11、螺栓,与法兰盘螺纹连接;

12、密封垫,与法兰盘抵接,且与螺栓螺纹连接;

13、镂空漏网板,与密封垫抵接,且与螺栓螺纹连接。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

15、第一流量计,与进水管路连接;

16、第一压力表,与进水管路连接。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

18、第二流量计,与第四模拟管路连接;

19、第二压力表,与第四模拟管路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一、大致模拟了利用关闭/退出煤矿巷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结构组分,且可对电站运行过程中(循环抽放水)的围岩渗透情况进行研究;

22、二、针对不同区域建设的不同高度落差的地下抽水蓄能电站,本装置可设置不同压力、流速和流量的上库来水,且布置流量计及压力表对上库来水进行监测,使本试验装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包括进水管路、储水箱和岩石试件,所述岩石试件取自煤矿现场竖井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抽放水条件下模拟巷道围岩渗透变形试验装置,涉及巷道围岩渗透变形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管路、储水箱和岩石试件,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有四组,其中第一组所述连接机构一端与进水管路连接;第一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一组所述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第二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二组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第三模拟管路,一端与第三组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第四模拟管路,一端与第四组件连接机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本发明可对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围岩渗透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胡李华,吴云,鞠明和,张卫强,王磊,曹雅恒,岳群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