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1759发布日期:2023-06-28 10:1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


背景技术:

1、飞机结构中存在数量众多的框梁结构,主要包括四根呈矩形排列的主梁,以及支撑在四根主梁之间的撑杆,撑杆端部在主梁上的交点形成框节点。

2、对框梁结构进行强度试验,多是在框节点附近施加y、z向的载荷,包括y向正载荷fy(+)、y向负载荷fy(-)、z向正载荷fz(+)、z向负载荷fz(-),当前,多是以胶布带粘接在主梁靠近框节点的位置,连接加载机构进行加载,如图1所示,该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3、1)胶布带呈柔性,对于在主梁上的同一粘接位置,仅能够施加拉向载荷,不能够施加压向载荷,若机需要施加拉向载荷,又需要施加压向载荷时,需另外布置胶布带及其加载机构,导致所需胶布带数量众多,易发生干涉,且需要对主梁施加内向的压向载荷时,由于同侧内向主梁及其撑杆的干涉,胶布带难以布置,需要将加载线偏转,影响载荷加载的准确性;

4、2)胶布带粘接在主梁上占位较大,若一个框节点附件需要施加多个方向的载荷,需要在主梁上依次粘接多个胶布带,会发生部分方向载荷加载位置远远偏离框节点的情形,难以保证载荷加载的准确性,且在框梁结构空间尺寸狭小的情况下,难以对框节点施加对称载荷。

5、3)胶布带粘接在主梁上,难以根据试验的实际需要,方便、实时的调整载荷加载位置。

6、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7、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包括:

4、一级加载结构,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一级杠杆、加载作动筒;

5、二级加载结构,包括四个夹持组件、一级杠杆、加载作动筒、二级杠杆;

6、一级加载结构、二级加载结构中,夹持组件夹持在主梁上;一级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夹持组件;

7、一级加载结构中,连接在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在单侧平行的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一侧;一级杠杆中部连接加载作动筒;

8、二级加载结构中,连接在一个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在同一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两侧;连接在另一个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单侧的另一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两侧;二级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一级杠杆的中部,二级杠杆的连接加载作动筒。

9、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中,一级加载结构、二级加载结构中,一级杠杆的两端与相应的夹持组件间通过螺栓连接,该螺栓通过条形孔与一级杠杆配合;

10、二级加载结构中,二级杠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一级杠杆间通过螺栓连接,该螺栓通过条形孔与二级杠杆配合。

11、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中,一级加载结构中,一级杠杆与加载作动筒间通过单双耳结构配合销轴连接;

12、二级加载结构中,二级杠杆与加载作动筒间通过单双耳结构配合销轴连接。

13、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中,一级加载结构、二级加载结构中,夹持组件包括:

14、两个夹持板,相对设置;

15、两个垫板,每个垫板对应贴靠在一个夹持板的外侧;

16、两个连接螺栓,连接两个夹持板、垫板,使两个夹持板配合夹持住主梁。

17、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中,一级加载结构、二级加载结构中,夹持组件的两个夹持板间形成有夹持槽,卡在主梁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框梁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结构,包括:一级加载结构,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一级杠杆、加载作动筒;二级加载结构,包括四个夹持组件、一级杠杆、加载作动筒、二级杠杆;一级加载结构、二级加载结构中,夹持组件夹持在主梁上;一级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夹持组件;一级加载结构中,连接在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在单侧平行的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一侧;一级杠杆中部连接加载作动筒;二级加载结构中,连接在一个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在同一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两侧;连接在另一个一级杠杆两端的夹持组件夹持单侧的另一主梁上,分布在框节点的两侧;二级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一级杠杆的中部,二级杠杆的连接加载作动筒。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