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93317发布日期:2023-04-19 09:2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色谱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1、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人体很多活性物质都是以多肽的形式存在的,多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其重要性在于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激活体内有关酶系,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转录或影响特异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因此,多肽对人的细胞活性和功能活动十分重要。但现代人因各种因素使人体中的多肽流失、损失,合成多肽的能力大大减弱,因此现代人体缺乏多肽,必须补充人工合成多肽。

2、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tagc)是一种液相载体材料,主要用于多肽合成,是多肽合成的关键起始物料,tagc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多肽产物的质量,因此需要对tagc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合成监控。但是,现有技术并未公开tagc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进行准确检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tagc)的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含tagc的产品进行检测,其流动相组成为: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和甲酸水溶液。

4、优选的,所述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

5、优选的,所述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6、

7、优选的,所述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中的四氢呋喃:乙腈的体积比为3~5:1。

8、优选的,所述甲酸水溶液中甲酸的体积浓度为0.1~0.3%。

9、优选的,所述检测过程中,所用色谱柱的固定相为c18、c8、c16或c30。

10、优选的,所述检测过程中,所用色谱柱的柱温为25~35℃。

11、优选的,所述检测过程中,还包括:对含tagc的产品进行预处理。

12、优选的,上述预处理为采用稀释剂对含tagc的产品进行稀释。

13、优选的,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8~1.2ml/min。

14、优选的,所述检测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240nm。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agc的检测方法,以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和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含tagc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tagc的检测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及灵敏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含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产品进行检测,其流动相组成为: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和甲酸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中的四氢呋喃:乙腈的体积比为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水溶液中甲酸的体积浓度为0.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过程中,所用色谱柱的固定相为c18、c8、c16或c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过程中,所用色谱柱的柱温为25~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过程中还包括:对含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产品进行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采用稀释剂对含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产品进行稀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8~1.2ml/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30~240n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含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产品进行检测,其流动相组成为: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和甲酸水溶液。通过使用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溶液作为有机相,增加了流动相对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洗脱能力,检测结果准确。另外,对本发明提供的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双(4‑(十八烷氧基)苯基)甲醇的检测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好且灵敏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何诗钰,于铁妹,潘俊锋,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