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4630发布日期:2023-04-22 00: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零件检测,尤其涉及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分,又称为下曲轴箱,其主要作用就是封闭曲轴箱作为储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同时还会收集和储存回流的润滑油,散去柴油机的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并且油底壳的底部最低处还装有放油螺塞。

2、由于油底壳的应用情况,因此在油底壳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检测,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漏油情况,目前大多数工厂都是采用人工来进行气密检测,该检测过程中力度不便于控制,容易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此提供了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包括底柜与触摸屏,所述底柜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按钮箱,所述底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网。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底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与支撑柱,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环,所述压环的上表面固定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下压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贯穿于下压板,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面内壁上活动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的另一端通过限位杆与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齿条,所述底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背板,背板的侧壁上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齿辊,所述移动齿条与升降齿条均与齿辊啮合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放置箱的底面内壁上活动安装有水囊,水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放置箱的侧壁外侧,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发泡喷头,发泡喷头贯穿于下压板,且与下压板的下表面平齐。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放置箱,在下压板下压的过程中会通过支撑杆带动放置箱进行下移,从而带动升降齿条下降,由于移动齿条与升降齿条均与齿辊啮合连接,因此通过使齿辊转动从而带动移动齿条进行移动,在移动齿条移动时会带动挤压板对放置箱内的水囊进行挤压,水囊内的发泡剂会通过管道从发泡喷头自动喷到油底壳的外表面,全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涂泡,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限位板与压环,将需要检测的油底壳放到限位板上,双手启动按钮箱上的按钮,此时气缸会通过伸缩杆使下压板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支柱进行下压,由于支柱的内部设置有压簧,因此下压到一定位置时压簧会起到缓冲的作用,排油孔气缸夹紧,自动进行充气,压环确保了油底壳四周的下压力一致,避免在下压的过程中造成油底壳的损坏,放置油底壳时,限位板可以确保油底壳可以放置在指定位置。



技术特征:

1.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包括底柜(1)与触摸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按钮箱(2),所述底柜(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的另一端贯穿于下压板(10),所述支撑柱(12) 的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安装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与下压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油底壳双工位检测系统,属于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柜与触摸屏,所述底柜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按钮箱,所述底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网;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放置箱,在下压板下压的过程中会通过支撑杆带动放置箱进行下移,从而带动升降齿条下降,由于移动齿条与升降齿条均与齿辊啮合连接,因此通过使齿辊转动从而带动移动齿条进行移动,在移动齿条移动时会带动挤压板对放置箱内的水囊进行挤压,水囊内的发泡剂会通过管道从发泡喷头自动喷到油底壳的外表面,全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涂泡,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生,周基存,方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蓉华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