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固定的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089发布日期:2022-08-17 10:0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夹持固定的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固定的染色架。


背景技术:

2.微生物实验室日常需要各种染色的玻片较多,如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等,特别是晚班接种时所涂的标本原始玻片,通常一批会有十多张玻片需要染色,无法批量进行染色只能一张一张染色,存在操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常用的标本染色架不牢固,倾斜时玻片易掉落,会造成玻片污染,使用不方便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玻片染色架使用不方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
4.一种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包括基板、缓冲条、固定凸轮,所述基板为长方形平板,其同一面设有容纳所述缓冲条的第一凹槽、容纳所述固定凸轮的第三凹槽,以及多个容纳玻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两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垂直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固定凸轮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中靠近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
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缓冲条沿所述基板的一条长边设置;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固定凸轮沿所述基板的另一条长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基板的宽边平行,并等间距的设有八个。所述缓冲条为海绵或柔软惰性橡胶类材料制得的缓冲条。所述第二凹槽内底面设有三条标识槽,其中两条与所述基板的长边平行,一条与所述基板的宽边平行。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凸轮的一端通过与所述基板所在面垂直的转轴与其连接,另一端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与玻片的边缘抵接。所述固定凸轮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为双层结构,其中靠近所述基板的一层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与玻片的边缘抵接,另一层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覆盖于玻片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夹持固定的染色架通过所述固定凸轮单独对每一玻片同时进行夹持和压紧固定,使染色玻片倾斜沥水时不至于掉落,有效提高了染色操作流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是夹持固定的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1.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板2、缓冲条3、固定凸轮4。
12.所述基板2为长方形平板,以图示角度看,其顶面沿左侧长边设有一条凹槽,记为第一凹槽21;顶面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角度等间距的设有另八条凹槽,记为第二凹槽22;顶面右侧沿长边设有一条凹槽,记为第三凹槽23。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1用于容纳所述缓冲条3,所述第二凹槽22用于容纳玻片5,所述第三凹槽23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凸轮4。
13.所述第二凹槽22的深度大于玻片5的厚度,所述第一凹槽21的深度为所述第二凹槽22的2倍,以保证设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的玻片5与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的所述缓冲条3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从而保证夹持过程中玻片5的稳定性。
14.所述第三凹槽23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22相同。以保证所述固定凸轮4可以顺利转动并固定玻片5。
15.所述第一凹槽21的首尾端贯穿出所述基板2的宽边。贯穿出的结构更易于加工,也更易于安装所述缓冲条3。所述第二凹槽22靠近所述第一凹槽21的一端与其连通,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基板2的长边。贯穿出的结构更易于加工,也更易于放置玻片5。
16.所述第三凹槽23的首尾端及右侧均贯穿出所述基板2。贯穿出的结构更易于加工,也更易于安装所述固定凸轮4。所述缓冲条3为柔软惰性橡胶类材料制得的长条形结构,正好卡入所述第一凹槽21内,并与其胶粘固定。所述缓冲条3的顶部高于所述基板2的顶面,并与所述固定凸轮4的顶部齐平,便于将多个所述夹持固定的染色架1堆叠放置。
17.所述第二凹槽22的宽度略大于玻片5的宽度,即间隙配合,从而保证玻片5可以顺利的放入;长度略小于玻片5的长度,即过盈配合,从而利用所述缓冲条3的弹性来将玻片5压紧。
18.所述第二凹槽22内底面还设有三条标识槽24,其中两条与所述基板2的长边平行,一条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中线,并与所述基板2的宽边平行。所述标识槽24大致将所述第二凹槽22六等分,其中最右侧的二个区域略大,用于容纳玻片5的磨砂部分。所述标识槽24划分得到的六个区域对应玻片5上的六个染色位点。
19.在所述第三凹槽23中每一所述第二凹槽22右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凸轮4。所述固定凸轮4呈卵形结构,其中较粗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基板2所在面垂直的转轴与所述基板2活动连接;较细的一端为双层结构,双层中的下层较短,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2时与玻片5的边缘抵接,上层较长,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22时,上层的下底面覆盖并抵接于玻片5的顶面。
20.具体实施时,先转动所述固定凸轮4至其细端离开所述第二凹槽22所在区域,将玻片5远离其磨砂部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22并与所述缓冲条3抵接;放下玻片5后再转动所述固定凸轮4,至其下层与玻片5的边缘抵接,上层与玻片5的顶面抵接。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缓冲条、固定凸轮,所述基板为长方形平板,设有容纳所述缓冲条的第一凹槽、容纳所述固定凸轮的第三凹槽,以及多个容纳玻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两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垂直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固定凸轮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中靠近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缓冲条沿所述基板的一条长边设置;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固定凸轮沿所述基板的另一条长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基板的宽边平行,并等间距的设有八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条为海绵或柔软惰性橡胶类材料制得的缓冲条。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底面设有三条标识槽,其中两条与所述基板的长边平行,一条与所述基板的宽边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轮的一端通过与所述基板所在面垂直的转轴与其连接,另一端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与玻片的边缘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轮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为双层结构,其中靠近所述基板的一层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与玻片的边缘抵接,另一层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凹槽时覆盖于玻片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固定的染色架。所述夹持固定的染色架包括基板、缓冲条、固定凸轮,所述基板为长方形平板,设有容纳所述缓冲条的第一凹槽、容纳所述固定凸轮的第三凹槽,以及多个容纳玻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两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垂直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固定凸轮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第三凹槽中靠近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夹持固定的染色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玻片染色架使用不方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邹申丽 谭兵健 唐春燕 李莉莉 谭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