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9010发布日期:2022-08-24 11:5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
3.

背景技术:

4.在设计空心复合绝缘子时,不仅要考虑绝缘子的电场问题,还要考虑绝缘子的机械强度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电压及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空心复合绝缘子的耐压水平、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用于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承压能力的水压测试实验装置比较匮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空心复合绝缘子的水压气密实验装置,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8.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包括空气压缩机、注水泵、驱动调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气液增压泵、第二气液增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空气压缩机通过气路连接驱动调压阀,驱动调压阀的出气端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液增压泵的进气口相连,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气液增压泵的进气口相连,注水泵的出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气液增压泵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的出气口;在第一气液增压泵的出气口两端以及第二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两端均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汇总后接入第二密封盖板,第一密封盖板与第二密封盖板分别密封固定在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的两端,在第二密封盖板上设有排气阀。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调压阀的出气端连接有驱动气压表。
10.进一步地,第一气液增压泵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相交汇的汇总水路上设有高压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
11.进一步地,在第一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均通过螺栓与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两端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在两个密封盖板与对应的法兰盘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盖板上设有排气管道和进水管道,排气阀连接在排气管道上,进水管道上连接有高压胶管。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液增压泵的增压比为4:1,第二气液增压泵的增压比为28:1。
15.进一步地,在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以及注水泵的出水端均设有过滤器。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液增压泵为主要增压部件,气液增压泵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输出液体压力与气源压力成比例,通过对气源压力的调整便能得到相应的液压力,整
个结构设置简单,方便运行,使用效果好。
18.附图说明:
19.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20.图 2 为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固定在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两端的结构图。
21.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包括空气压缩机11、注水泵12、驱动调压阀21、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一气液增压泵25、第二气液增压泵26、第一单向阀34、第一密封盖板41和第二密封盖板42。
24.空气压缩机11通过气路连接驱动调压阀21,驱动调压阀21的出气端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第一电磁阀23与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进气口相连,第二电磁阀24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进气口相连。
25.注水泵12的出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出气口,在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出气口两端以及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两端均设置第一单向阀34,使得水流只能朝着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的内腔流动。
26.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水路汇总后通过高压胶管433接入第二密封盖板42,第一密封盖板41与第二密封盖板42分别密封固定在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400的两端,在第二密封盖板42上设有排气管道421和进水管道422,排气阀43连接在排气管道421上,进水管道422上密封连接高压胶管433。
27.在驱动调压阀21的出气端连接有驱动气压表22,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相交汇的汇总水路上设有高压压力表31和压力变送器32。
28.在进行破坏试验时,为避免第二气液增压泵26处的水流打入第一气液增压泵25,在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水路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35。
29.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密封盖板41和第二密封盖板42均通过螺栓与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400两端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在两个密封盖板与对应的法兰盘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4。
30.为避免测试管路中进入杂质,在空气压缩机11的出气端以及注水泵12的出水端均设有过滤器51。
3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增压比4:1,输出水压=4倍驱动气压。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增压比28:1,输出水压力=28倍驱动气压。
32.注水及1mpa脉冲采用第一气液增压泵25,最大流量为50l/min,注水时打开排气阀43,当排气阀43有水排出时,结束排水。
33.开始疲劳测试,启动第一气液增压泵25,压力达到1mpa,停止增压,达到3-5秒保压时间,开始卸压,重复试压5000次,试件(即空心复合绝缘子400)容积不同,膨胀系数不同,升压时间、保压时间会不同,疲劳测试过程中,允许中断,但是需满足中断时间≤12h,中断次数≤5次。脉冲试压完成,启动第二气液增压泵26,升到直至试件爆破。
34.考虑动力的一致性,试验方案注水未考虑电动注水泵,采用脉冲用泵共用,如果试
件内腔容积大于1立米,可考虑加离心水泵。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1)、注水泵(12)、驱动调压阀(21)、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一气液增压泵(25)、第二气液增压泵(26)、第一单向阀(34)、第一密封盖板(41)和第二密封盖板(42),空气压缩机(11)通过气路连接驱动调压阀(21),驱动调压阀(21)的出气端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进气口相连,第二电磁阀(24)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进气口相连,注水泵(12)的出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出气口;在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出气口两端以及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两端均设置第一单向阀(34),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水路汇总后接入第二密封盖板(42),第一密封盖板(41)与第二密封盖板(42)分别密封固定在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的两端,在第二密封盖板(42)上设有排气阀(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调压阀(21)的出气端连接有驱动气压表(2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相交汇的汇总水路上设有高压压力表(31)和压力变送器(3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液增压泵(25)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26)出气口的水路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3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41)和第二密封盖板(42)均通过螺栓与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400)两端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在两个密封盖板与对应的法兰盘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盖板(42)上设有排气管道(421)和进水管道(422),排气阀(43)连接在排气管道(421)上,进水管道(422)上连接有高压胶管(43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增压泵(25)的增压比为4:1,第二气液增压泵(26)的增压比为28: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在空气压缩机(11)的出气端以及注水泵(12)的出水端均设有过滤器(5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复合绝缘子持续水压循环试验机,空气压缩机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液增压泵的进气口相连,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气液增压泵的进气口相连,注水泵的出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第一气液增压泵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液增压泵的出气口;第一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与第二气液增压泵出气口的水路汇总后接入第二密封盖板,第一密封盖板与第二密封盖板分别密封固定在被测试空心复合绝缘子的两端,在第二密封盖板上设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方便运行,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全 张亿佳 焦忠政 寇亚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电气(集团)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