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1958发布日期:2022-12-10 05:3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宏观监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


背景技术:

2.云平台地震宏观场云监测仪主要是由宏观场传感器(水文、水质、温湿度、气体、地磁、地声、形变等)、智能云监控主机、太阳能电源供电系统、无线4g通信模块、云监测服务平台等组成,可实现无人值守、长期连续在线监控和管理。在不同的地震宏观观测场,根据其观测对象,布置与其相对应的宏观场传感器。
3.现有的用于气体监测的地震宏观场云监测仪,在使用时,其宏观场传感器易受环境中粉尘、水汽影响,影响监测精度,同时维护较为不便。
4.因此,提出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地震宏观监测仪监测精度易受影响和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包括铝管,所述铝管的内部设有固定架,所述铝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固定架限位的挡环,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宏观场传感器,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环形限位框,所述环形框和环形限位框之间设有透气薄膜,所述环形框与环形限位框相邻的一侧均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外侧设有锥形块,所述固定架靠近环形框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模块,所述铝管远离挡环的一端贯穿有数据线,数据线的外侧设有与铝管固定的密封圈。
9.优选的,还包括数据处理采集仪和太阳能供电模块,数据处理采集仪的内部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宏观场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采集仪电连接,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给数据处理采集仪、宏观场传感器和电加热模块供电。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呈筒状,所述固定架的直径与铝管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小于铝管的长度。
11.优选的,所述环形限位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12.优选的,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内侧设有防滑垫片。
13.优选的,所述锥形块有多个,多个所述锥形块均匀固定在环形框与环形限位框相邻的一侧。
14.优选的,所述宏观场传感器为气体传感器。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通过设置铝管、电加热模块和透气薄膜,在透气薄膜的作用下,可对粉尘进行阻挡,同时在电加热模块的作用下,可避免水汽堵塞透气薄膜,从而可提高宏观场传感器的监测效果,解决了监测精度易受影响的问题。
18.2、该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通过设置挡环、固定架、环形框和环形限位框,在其共同作用下,使透气薄膜更换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对宏观场传感器和电加热模块进行维护,解决了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管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管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立体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4.图中:1、数据线;2、铝管;3、挡环;4、宏观场传感器;5、固定架;6、电加热模块;8、锥形块;10、环形限位槽;11、环形框;12、透气薄膜;13、防护网;14、环形限位框;15、密封圈;17、太阳能供电模块;18、数据处理采集仪;19、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包括铝管2,铝管2的内部设有固定架5,固定架5呈筒状,固定架5的直径与铝管2的直径相适配,固定架5的长度小于铝管2的长度,铝管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固定架5限位的挡环3,固定架5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宏观场传感器4,宏观场传感器4为气体传感器,固定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11,环形框11远离固定架5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环形限位框14,环形限位框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3,环形框11和环形限位框14之间设有透气薄膜12,防护网13可对透气薄膜12进行保护,环形框11与环形限位框14相邻的一侧均设有环形限位槽10,环形限位槽10的内侧设有防滑垫片,环形限位槽10的外侧设有锥形块8,锥形块8有多个,多个锥形块8均匀固定在环形框11与环形限位框14相邻的一侧,固定架5靠近环形框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模块6,铝管2远离挡环3的一端贯穿有数据线1,数据线1的外侧设有与铝管2固定的密封圈15。
27.还包括数据处理采集仪18和太阳能供电模块17,数据处理采集仪18的内部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9,宏观场传感器4通过数据线1与数据处理采集仪18电连接,太阳能供电模块17用于给数据处理采集仪18、宏观场传感器4和电加热模块6供电。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外界气体通过透气薄膜12进入铝管2中,通过电加热模块6对气体进行加热,防止透气薄膜12因水汽堵塞气体进入,使宏观场传感器4所测的数据更加真实
准确,在需要对透气薄膜12进行更换时,旋下挡环3,然后即可将固定架5从铝管2中抽出,通过取下环形限位框14,即可拆下待更换透气薄膜12,将新的透气薄膜12置于环形框11处,将环形限位框14对齐环形框11压下,在环形限位槽10的作用下将透气薄膜12固定,在锥形块8的作用下,可对透气薄膜12边缘刺破切割,使透气薄膜12尺寸与环形框11的相适配,宏观场传感器4将所测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采集仪18进行放大、a/d转换、存储、数据采集,最后由无线通信模块19传输至云服务平台和远程客户端,以便于对观测数据储存、汇总和分析。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包括铝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2)的内部设有固定架(5),所述铝管(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固定架(5)限位的挡环(3),所述固定架(5)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宏观场传感器(4),所述固定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11),所述环形框(11)远离固定架(5)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环形限位框(14),所述环形框(11)和环形限位框(14)之间设有透气薄膜(12),所述环形框(11)与环形限位框(14)相邻的一侧均设有环形限位槽(10),所述环形限位槽(10)的外侧设有锥形块(8),所述固定架(5)靠近环形框(1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模块(6),所述铝管(2)远离挡环(3)的一端贯穿有数据线(1),数据线(1)的外侧设有与铝管(2)固定的密封圈(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采集仪(18)和太阳能供电模块(17),数据处理采集仪(18)的内部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9),所述宏观场传感器(4)通过数据线(1)与数据处理采集仪(18)电连接,太阳能供电模块(17)用于给数据处理采集仪(18)、宏观场传感器(4)和电加热模块(6)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呈筒状,所述固定架(5)的直径与铝管(2)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固定架(5)的长度小于铝管(2)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框(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槽(10)的内侧设有防滑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块(8)有多个,多个所述锥形块(8)均匀固定在环形框(11)与环形限位框(14)相邻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观场传感器(4)为气体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涉及地震宏观监测仪技术领域,包括铝管,所述铝管的内部设有固定架,所述铝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对固定架限位的挡环,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宏观场传感器,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环形限位框,所述环形框和环形限位框之间设有透气薄膜,所述环形框与环形限位框相邻的一侧均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外侧设有锥形块,所述固定架靠近环形框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模块,所述铝管远离挡环的一端贯穿有数据线。该云平台地震宏观监测仪,解决了现有的地震宏观监测仪监测精度易受影响和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便的问题。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