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1280发布日期:2022-10-29 01:3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中探测器是配合光学镜头所使用的结构,探测器在配备电路板时,在高低温条件下使用时,耐受环境的这个过程比较苛刻,散热、金属热胀冷缩现象对光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散热性能难以保证,其次配合光学镜头使用时,要求加工精度很高,高温条件下如果散热措施不到位会给系统带来高温无法正常使用问题,同时,现有的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与光学镜头连接后,不具备可调节性,使得光学镜头画面的捕捉范围较为固定,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与光学镜头连接后,不具备可调节性,使得光学镜头画面的捕捉范围较为固定,灵活性较低,存在缺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包括红外探测器、滤波板、驱动板和底座支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外表面设有滤波板,所述驱动板安装在底座支架的一侧,所述底座支架的外表面设有卡块,所述底座支架的内壁设有卡箍座,所述底座支架的外表面设有主板,所述底座支架的外表面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表面设有散热板,所述底座支架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所述底座支架的内部设有舵机,所述舵机的外表面设有挡板,所述驱动板的前侧设有挡圈,所述卡箍座的外表面设有卡箍。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箍通过卡箍座活动卡接在红外探测器杜瓦颈部。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卡箍座可以对红外探测器的杜瓦颈部位置进行支撑,而卡箍安装至卡箍座后将对红外探测器的位置进行限定。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板的后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两个卡块将对驱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外探测器外表面设有引线环,所述驱动板通过引线环与红外探测器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驱动板通过引线环与红外探测器连接后安装在底座支架中,底座支架将对其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底座支架为整体组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对外接口结构,加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其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环境能力等性能优越,底座支架作为探测器及电路板等器件的安装结构,便于探测器及电路板等器件的安装,对电路板中散热较大芯片及元器件
处设置有散热片,便于芯片及元器件的散热,防止因热量过高导致损坏,且整体式的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利于制冷红外探测器安装,结构件强度保证,结构件精度保证散热良好,在高温环境下能正常工作,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整体刚度,提高整体组件的固有频率,红外机芯需要对图像校正时,通过舵机带动挡板转动遮挡探测器窗片实现对图像的校正功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立体斜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正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驱动板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的底座支架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红外探测器;2、滤波板;3、驱动板;4、底座支架;5、散热板;6、支柱;7、主板;8、散热片;9、挡板;10、舵机;11、挡圈;12、卡块;13、卡箍座;1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红外探测器1、滤波板2、驱动板3和底座支架4,红外探测器1的外表面设有滤波板2,驱动板3安装在底座支架4的一侧,红外探测器1外表面设有引线环,驱动板3通过引线环与红外探测器1连接,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卡块12,两个卡块12将对驱动板3的位置进行固定,底座支架4的内壁设有卡箍座13,卡箍座13可以对红外探测器1的杜瓦颈部位置进行支撑,而卡箍14安装至卡箍座13后将对红外探测器1的位置进行限定,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主板7,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支柱6,支柱6的外表面设有散热板5,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8,底座支架4的内部设有舵机10,舵机10的外表面设有挡板9,红外机芯需要对图像校正时,通过舵机10带动挡板9转动遮挡探测器窗片实现对图像的校正功能,驱动板3的前侧设有挡圈11,驱动板3的后侧设有卡块12,卡块12的数量为两个,卡箍座13的外表面设有卡箍14,卡箍14通过卡箍座13活动卡接在红外探测器1杜瓦颈部,底座支架4材料为航空铝7075-t651,其他结构件选用材料铝合金2a12-t4或2a12-t4为典型硬铝合金,成分合理,综合性能较好。
22.工作原理:
23.如图1-4所示,首先将卡箍座13安装至底座支架4中,再将红外探测器1安装至底座支架4,随后将卡箍14安装至卡箍座13,固定红外探测器1的杜瓦颈部后,安装驱动板3对接至红外探测器1引线环,固定驱动板3至底座支架4,驱动板3位置安装后,在驱动板3前侧放置挡圈11,后侧放置两个卡块12将驱动板3固定,安装滤波板2至红外探测器1,再安装主板7至底座支架4,将支柱6、主板7的方形板部分以及散热板5分别固定至底座支架4顶部,将挡
板9安装至舵机10上,并整体安装至底座支架4,最后将散热片8安装至底座支架4。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包括红外探测器(1)、滤波板(2)、驱动板(3)和底座支架(4),所述红外探测器(1)的外表面设有滤波板(2),所述驱动板(3)安装在底座支架(4)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卡块(12),所述底座支架(4)的内壁设有卡箍座(13),所述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主板(7),所述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外表面设有散热板(5),所述底座支架(4)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8),所述底座支架(4)的内部设有舵机(10),所述舵机(10)的外表面设有挡板(9),所述驱动板(3)的前侧设有挡圈(11),所述卡箍座(13)的外表面设有卡箍(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4)通过卡箍座(13)活动卡接在红外探测器(1)杜瓦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3)的后侧设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数量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1)外表面设有引线环,所述驱动板(3)通过引线环与红外探测器(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红外探测器、滤波板、驱动板和底座支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外表面设有滤波板,所述驱动板安装在底座支架的一侧,所述底座支架的外表面设有卡块,本实用新型底座支架为整体组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对外接口结构,加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其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环境能力等性能优越,底座支架作为探测器及电路板等器件的安装结构,便于探测器及电路板等器件的安装,对电路板中散热较大芯片及元器件处设置有散热片,便于芯片及元器件的散热,防止因热量过高导致损坏,且整体式的制冷红外探测器框架利于制冷红外探测器安装。测器安装。测器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杨训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