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7533发布日期:2022-12-14 04:3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大部分是以电子温湿度计或者机械温湿度计组成,存在着不少缺陷;大多数温湿度传感器都采用人工测量,现场采集困难,测量数据精度较差,检测实时性较差。其次传统温湿度传感器固件及其测量的数据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容易出现固件损坏和丢失数据以及被他人窃取数据等隐患,并且问题发生时不能得到及时的通知和处理。最后传统温湿度传感器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现场维护,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以解决传统温湿度传感器需人工测量和现场采集困难、采集数据滞后的问题。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电源、监测壳体、壳内模块、电源、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6.壳内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卡、a/d转换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数据采集卡、a/d转换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依次连接;
7.壳内模块设置于监测壳体内部;数据采集卡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位于监测壳体外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8.所述电源位于监测壳体外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a/d转换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9.优选的,监测壳体外设有显示屏,显示屏连接数据采集卡。
10.优选的,壳内模块内还设置有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连接数据采集卡;
11.监测壳体外设有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报警状态提示灯和蜂鸣器,第一比较器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报警状态提示灯和蜂鸣器,第二比较器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报警状态提示灯和蜂鸣器。
12.优选的,监测壳体外壁上设有安装孔。
13.优选的,监测壳体外壁上设有接线端子,数据采集卡通过接线端子连接采集主机。
14.优选的,监测壳体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接口,数据采集卡通过温度传感器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
15.优选的,监测壳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接口,数据采集卡通过湿度传感器接口连接湿度传感器。
16.优选的,监测壳体通过卡扣方式闭合,并在外壁上设有预留拆卸接口。
17.优选的,数据采集卡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采集主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传统温湿度传感器需人工测量和现场采集的问题,通过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配合,实现实时自主采集。
20.本实用新型控制器设有无线传输模块,能与计算机无线连接,远程操控数据监测,解决了需人工测量数据,现场采集数据困难等问题;
21.本实用新型能支持本地蜂鸣器报警和远程服务器报警等多种形式,能确保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温湿度传感器结构图。
24.图2为壳内模块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监测壳体1、壳内模块2、显示屏3、拆卸接口4、多个温度传感器接口5、多个湿度传感器接口6、安装孔7、接线端子8、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电源11、多个温度传感器12、多个湿度传感器13和蜂鸣器14。
29.壳内模块2包括数据采集卡21、a/d转换模块22、无线传输模块23、第一比较器24、第二比较器25。
30.监测壳体1通过卡扣方式闭合,并在外壁上设有预留拆卸口4,可通过预留拆卸口对监测壳体1直接进行拆卸,监测壳体1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7、接线端子8、多个温度传感器接口 5和多个湿度传感器接口6。
31.数据采集卡21、a/d转换模块22、无线传输模块23、第一比较器24和第二比较器25位于监测壳体1内部,数据采集卡21通过a/d转换模块22连接无线传输模块23,数据采集卡 21连接第一比较器24和第二比较器25,温度传感器接口5和湿度传感器接口6位于监测壳体1外壁上。
32.数据采集卡21通过温度传感器接口5连接位于监测壳体1外部的温度传感器5,数据采集卡21通过湿度传感器接口6连接位于监测壳体1外部的湿度传感器13。
33.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感应后的结果传输至数据采集卡21,数据采集卡21将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采集到的数据分别传输到第一比较器24和第二比较器25。
34.第一比较器24将温度传感器12采集到的数据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对,第二元器件25 将湿度传感器13采集到的数据与预设湿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温度数据大于温度阈值或者湿度数据大于湿度阈值,则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都做出反应,可选择闪烁提示或者变色提示,蜂鸣器14发出声音,进行报警。
35.第一比较器24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和蜂鸣器14,第二比较器25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和蜂鸣器14。
36.数据采集卡21可以通过接线端子8有线连接采集主机,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3无线连接采集主机。
37.监测壳体1正面可设置包括型号丝印、状态标识丝印、名称丝印、名牌标签、logo图标。
38.接线端子8可进行a、b、24v、g接口接线。
39.温度传感器12选用玻封型热敏电阻mf58,其特点在于反应灵敏度高,测量精准,热敏效果好,量程范围宽,为温度测量精度提供保障。
40.湿度传感器13采用dht11,其特点是相对湿度和温度一体测量以及超快的响应时间,为湿度测量提供高可靠性。
41.电源11位于监测壳体1外部,连接数据采集卡21为可内模块供电。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1)、监测壳体(1)、壳内模块(2)、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壳内模块(2)包括数据采集卡(21)、a/d转换模块(22)、无线传输模块(23);数据采集卡(21)、a/d转换模块(22)和无线传输模块(23)依次连接;壳内模块(2)设置于监测壳体(1)内部;数据采集卡的第一通道输入端和第二通道输入端分别连接位于监测壳体(1)外部的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所述电源(11)位于监测壳体(1)外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21)、a/d转换模块(22)、无线传输模块(23)、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外设有显示屏(3),显示屏(3)连接数据采集卡(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壳内模块(2)内还设置有第一比较器(24)和第二比较器(25);数据采集卡的第一通道输出端和第二通道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比较器(24)和第二比较器(25);监测壳体(1)外设有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和蜂鸣器(14),第一比较器(24)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和蜂鸣器(14),第二比较器(25)连接传感器工作状态提示灯(9)、报警状态提示灯(10)和蜂鸣器(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外壁上设有安装孔(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外壁上设有接线端子(8),数据采集卡(21)通过接线端子(8)连接采集主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接口(5),数据采集卡(21)通过温度传感器接口(5)连接温度传感器(1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接口(6),数据采集卡(21)通过湿度传感器接口(6)连接湿度传感器(1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监测壳体(1)通过卡扣方式闭合,并在外壁上设有预留拆卸接口(4)。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卡(2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3)连接采集主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领域,提出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监测壳体、壳内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壳内模块担任安全温湿度传感器的控制核心;包括采集主机与该温湿度传感器间的数据传输、传感器电源系统、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本地和远程结合的报警系统,实现了实时自主的采集数据,适合替代市场上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能让工作人员省时省力,为企业单位起到安全实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 高明亮 逯胜建 张慈杭 王赛 孙柏阳 高际惟 王玉鹏 许德阳 闫靖 赵荀 尹广力 何思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