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5465发布日期:2023-01-17 21:1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房屋地面中的“空鼓”一般是指房屋的地面与结构层之间因粘贴、结合不牢实而出现的空鼓现象,俗称“两层皮”,空鼓是由于原砌体和粉灰层中存在空气引起的,检测的时候,用空鼓锤或硬物轻敲地面发出咚咚声为空鼓。
3.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在检测地面是否存在空鼓时,一般是利用人工手持空鼓锤蹲在地面上对地面敲击进行检测,这样检测的效率低且需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探测杆、扭力弹簧以及牵引绳;该操作杆两相对端分别为手持端、操作端,所述探测杆两相对端分别为牵引端、探测端;其中,
6.所述牵引绳一端位于操作杆手持端、另一端连接在探测杆牵引端的杆体上,所述探测杆探测端安装探测球,所述探测杆中部杆体铰接在操作杆操作端杆体上,该操作端杆体上安装有行走轮;
7.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探测杆与操作杆的铰接位置处,通过其压缩弹性势能以使探测杆牵引端趋向远离操作杆,所述牵引绳对探测杆牵引端的拉力使扭力弹簧压缩。
8.优选地,所述操作杆操作端上设有凸起块,该凸起块上设有顶持块;其中,所述探测杆中部杆体铰接在所述凸起块上,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探测杆与凸起块的铰接位置处,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顶持在探测杆底部、顶持块上。
9.优选地,所述操作杆操作端上设有导线块,该导线块上设有导线孔;其中,所述牵引绳位于操作端的端部穿过导线孔后连接操作杆手持端。
10.优选地,所述操作杆为可伸缩杆结构设置。
11.优选地,所述操作杆手持端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孔;其中,所述牵引绳位于操作杆手持端的端部穿过限位孔后连接拉环。
12.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牵引绳缠绕和收纳的绕线槽。
13.优选地,所述操作杆手持端上设有防滑套。
14.优选地,所述探测杆与探测球通过可拆装的螺栓方式连接。
15.优选地,两共轴心的行走轮安装在操作杆操作端杆体上;两行走轮之间设有所述探测杆。
16.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通过拉动拉绳的方式使探测球与地面进行敲击,并通过回音来判断地面或墙壁是否为空鼓状态,检测人员不需要蹲在地上进行敲击,有效节省体力和提高检测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收纳以及探测球的更换。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装置在操作杆手持端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装置在操作杆操作端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4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所示装置在操作杆手持端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在操作杆操作端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操作杆1、探测杆2、扭力弹簧3以及牵引绳4;该操作杆1两相对端分别为手持端、操作端,所述探测杆2两相对端分别为牵引端、探测端;其中,所述牵引绳4一端位于操作杆1手持端、另一端连接在探测杆2牵引端的杆体上,所述探测杆2探测端安装探测球5,所述探测杆2中部杆体铰接在操作杆1操作端杆体上,该操作端杆体上安装有行走轮6;所述扭力弹簧3安装在探测杆2与操作杆1的铰接位置处,通过其压缩弹性势能以使探测杆2牵引端趋向远离操作杆1,所述牵引绳4对探测杆2牵引端的拉力使扭力弹簧3压缩。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操作杆1手持端推动行走轮在被检测地面或墙壁上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手动牵拉牵引绳4,在拉紧牵引绳4时,探测杆2牵引端将扭力弹簧3压缩,在解除牵引绳4的拉力时,扭力弹簧3释放弹性势能以驱动探测杆2牵引端运动,同时,探测杆2探测端绕其铰接点摆动并完成对被检测地面或墙壁的敲击,使用者通过敲击产生的回响判断被检测地面或墙壁当前位置是否存在空鼓。
28.作为一种更具体的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1操作端上设有凸起块1-1,该凸起块1-1上设有顶持块1-2;其中,所述探测杆2中部杆体铰接在所述凸起块1-1上,所述扭力弹簧3安装在探测杆2与凸起块1-1的铰接位置处,所述扭力弹簧3两端分别顶持在探测杆2底部、顶持块1-2上。在实际应用中,凸起块1-1应当为垂直于操作杆1轴心、行走轮的轴心的圆柱体,圆柱体顶端设有作为铰接位点的凹槽,顶持块1-2垂直凸起块1-1的轴心且位于铰接点下方,扭力弹簧3两自由端分别顶持在探测杆2探测端底部、顶持块1-2上。
29.从结构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1操作端上设有导线块1-3,该导线块1-3上设有导线孔1-4;其中,所述牵引绳4位于操作端的端部穿过导线孔
1-4后连接操作杆1手持端。在实际应用中,导线孔1-4的水平高度低于顶持块1-2的水平高度,确保牵引绳4在拉紧时驱动探测杆2探测端朝顶持块1-2方向移动,以压缩扭力弹簧3。
30.此外,为保证装置结构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共轴心的行走轮安装在操作杆1操作端杆体上;两行走轮之间设有所述探测杆2。
31.在进一步的实施过程中,为便于使用者对牵引绳4的操作,具体的,所述操作杆1手持端设有限位块1-5,该限位块1-5上设有限位孔1-6;其中,所述牵引绳4位于操作杆1手持端的端部穿过限位孔1-6后连接拉环1-7。
32.为方便装置的收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操作杆1为可伸缩杆结构设置。相应的,为进一步方便牵引绳4的收纳,所述限位块1-5上设有供牵引绳4缠绕和收纳的绕线槽1-8。为进一步方便对探测球的收纳以及更换,所述探测杆2与探测球通过可拆装的螺栓方式连接。
33.为避免打滑,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1手持端上设有防滑套1-9。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探测杆、扭力弹簧以及牵引绳;该操作杆两相对端分别为手持端、操作端,所述探测杆两相对端分别为牵引端、探测端;其中,所述牵引绳一端位于操作杆手持端、另一端连接在探测杆牵引端的杆体上,所述探测杆探测端安装探测球,所述探测杆中部杆体铰接在操作杆操作端杆体上,该操作端杆体上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探测杆与操作杆的铰接位置处,通过其压缩弹性势能以使探测杆牵引端趋向远离操作杆,所述牵引绳对探测杆牵引端的拉力使扭力弹簧压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操作端上设有凸起块,该凸起块上设有顶持块;其中,所述探测杆中部杆体铰接在所述凸起块上,所述扭力弹簧安装在探测杆与凸起块的铰接位置处,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顶持在探测杆底部、顶持块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操作端上设有导线块,该导线块上设有导线孔;其中,所述牵引绳位于操作端的端部穿过导线孔后连接操作杆手持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为可伸缩杆结构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手持端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孔;其中,所述牵引绳位于操作杆手持端的端部穿过限位孔后连接拉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牵引绳缠绕和收纳的绕线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手持端上设有防滑套。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与探测球通过可拆装的螺栓方式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共轴心的行走轮安装在操作杆操作端杆体上;两行走轮之间设有所述探测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探测杆、扭力弹簧以及牵引绳;该操作杆两相对端分别为手持端、操作端,所述探测杆两相对端分别为牵引端、探测端;其中,牵引绳一端位于操作杆手持端、另一端连接在探测杆牵引端的杆体上,探测杆探测端安装探测球,探测杆中部杆体铰接在操作杆操作端杆体上,该操作端杆体上安装有行走轮;扭力弹簧安装在探测杆与操作杆的铰接位置处,通过其压缩弹性势能以使探测杆牵。本实用新型装置可通过拉动拉绳的方式使探测球与地面进行敲击,并通过回音来判断地面或墙壁是否为空鼓状态,检测人员不需要蹲在地上进行敲击,有效节省体力和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体力和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体力和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 苏青 黄海涛 黄冠楠 杨露露 郭维军 方祥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