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5005发布日期:2023-01-04 00:4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工业自动化技术、光学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电解工业的发展(电解铝直流供电电流已达到650ka),功能单一的传统电流传感器在供电领域的应用中日益显示出其不便之处,例如,采用传统的霍尔器件为核心敏感元件用于检测电流,整流器室磁场大,采集、处理数据电路受磁场影响,输出的模拟量会随着温度、磁场、环境变化而导致检测的数据会改变,导致系列电流不会稳定在一个较准确的数值,至电解操控机系列电流不精准,至电气后台参考数据波动大以及就地系列电流显示不准确,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3.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可以精确检测大直流的电流,但是整流器室内部温度较高,而光纤电流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利于运行,而对于单个传感器而言,采用空调等降温设备不划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解槽过热度自动调节装置,可以对电解槽内部温度准确探测,且可以控制电解槽内温度相对均衡。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所述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光纤电流传感器和恒温控制单元。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光纤设置于所述待检测电流的导线上,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内。
6.其中,所述恒温控制单元包括:冷却板、冷却棒、导回管和冷却物。其中,冷却板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上固定有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冷却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棒为竖直设置的中空管,所述冷却棒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地下1m~3m,所述冷却棒与所述冷却板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导回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板内部的空腔,另一端连通冷却棒下端,所述冷却棒内填充有冷却物。
7.优选地,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冷却板组成箱体结构,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设置于箱体内。
8.优选地,所述冷却物为硫酸酐。
9.优选地,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冷却棒下方,且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冷却棒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冷却棒有多个,所述冷却棒的内径小于所述导回管内径,多个所述冷却棒的内径的平方之和与所述导回管内径平方相同。
11.优选地,所述冷却板的内壁、冷却棒、导回管的内壁和散热板内壁采用碳化硅涂层
覆盖。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第一、恒温控制单元可以吸收地热(冬夏之际,温度恒定),便于为光纤电流传感器提供稳定的工作温度,可以将使控制模块在稳定的工作温度下运行,避免因工作温度造成检测失误。
14.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硫酸酐的熔点16.8℃,沸点44.8℃,适合在恒温控制单元往复运行,利于冷却板快速放热。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第一种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第二种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第三种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第四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所述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光纤电流传感器和恒温控制单元2。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光纤11设置于所述待检测电流的导线上,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12设置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2内。
21.其中,所述恒温控制单元2包括:冷却板21、冷却棒22、导回管23和冷却物24。其中,冷却板21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上固定有所述控制模块12,所述冷却板2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棒22为竖直设置的中空管,所述冷却棒2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地下1m~3m,所述冷却棒22与所述冷却板21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导回管23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板21内部的空腔,另一端连通冷却棒22下端,所述冷却棒22内填充有冷却物24。
22.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12可以是光源、光学部和信号处理回路等,其中,光源采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造成发光功率不稳。光学部例如可以是起偏部和检偏部等。信号处理回路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3.优选地,所述恒温控制单元2还包括外壳25,所述外壳25固定于所述冷却板21上,所述外壳25与所述冷却板21组成箱体结构,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12设置于箱体内。
24.优选地,所述冷却物24为硫酸酐(so3,三氧化硫)。
2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室内,工作温度相对较高,一般处于18摄氏度以上。因此三氧化硫一般处于液体状态。
26.优选地,所述恒温控制单元2还包括散热板27,所述散热板27设置于所述冷却棒22下方,且所述散热板27与所述冷却棒22连通。
27.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板21、冷却棒22、导回管23和散热板27采用密封连通,避免冷却物24向外界泄漏。
28.优选地,所述冷却棒22有多个,所述冷却棒22的内径小于所述导回管23内径,多个所述冷却棒22的内径的平方之和与所述导回管23内径平方相同。小的内径便于冷却物24在冷却板21的作用下上升,导回管23的大内径便于液体状态的冷却物24回落。
29.一般的冷却棒22的内径可以为1~2mm,在此内径下,便于产生虹吸效果,利于冷却物24提升。
30.优选地,所述冷却板21的内壁、冷却棒22内壁、导回管23的内壁和散热板27内壁采用碳化硅涂层覆盖。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行方式如下:
32.散热板27在地下1m~3m位置,温度恒定,且适合控制模块12的工作温度。散热板27与地下土壤热交换,冷却物24保持液体状态。冷却板21与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12热交换,部分冷却物24膨胀为气态,冷却板21中的气态和液态冷却物24通过导回管23回流,而散热板27内液态冷却物24在冷却棒22虹吸作用下上升,实现冷却板21温度恒定,确保控制模块12在较为稳定的工作温度下运行。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电流传感器,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光纤设置于待检测电流的导线上;恒温控制单元,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内;其中,所述恒温控制单元包括:冷却板,水平设置的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上固定有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冷却板内部为空腔结构;冷却棒,所述冷却棒为竖直设置的中空管,所述冷却棒的下端延伸至地下1m~3m,所述冷却棒与所述冷却板内部的空腔连通;导回管,所述导回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板内部的空腔,另一端连通冷却棒下端;所述冷却棒内填充有冷却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冷却板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冷却板组成箱体结构,所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设置于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物为硫酸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冷却棒下方,且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冷却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棒有多个,所述冷却棒的内径小于所述导回管内径,多个所述冷却棒的内径的平方之和与所述导回管内径平方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的内壁、冷却棒、导回管的内壁和散热板内壁采用碳化硅涂层覆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可以对电解槽内部温度准确探测,且可以控制电解槽内温度相对均衡。技术方案包括:光纤电流传感器和恒温控制单元。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光纤设置于待检测电流的导线上,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控制模块设置于恒温控制单元内。其中,恒温控制单元包括:冷却板、冷却棒、导回管和冷却物。其中,冷却板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方形板上固定有控制模块,冷却板内部为空腔结构。冷却棒为竖直设置的中空管,冷却棒的下端延伸至地下1m~3m,冷却棒与冷却板内部的空腔连通。导回管一端连通冷却板内部的空腔,另一端连通冷却棒下端,冷却棒内填充有冷却物。冷却棒内填充有冷却物。冷却棒内填充有冷却物。


技术研发人员:白茹 兰存龙 张秀云 雷志强 柴耀峰 赵大虎 钱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