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1931发布日期:2023-04-19 09:0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雨量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降水量的多少会极大的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雨量检测能够实时记录降雨量数据,通过获取的雨量数据,可以检测出各地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对于农业上的灌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若降水过多,会出现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不便;若降水过少,则带来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工厂用水的紧缺,严重的还造成土地盐泽化或土地沙漠化等等。安装雨量检测系统的意义就是及时对过去降水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及时做出调整,减少降雨过多或过少所造成的危害。

2、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传统测定降水量的仪器,会出现雨滴滴入检测装置内发生溅射的情况,特别是单位时间内降雨量比较大时,雨水比较容易溅射到装置的外部,使得收集的雨量比实际雨量要少,进而造成测量不准的问题。

3、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如何克服现有测量雨量的雨量计测量准确度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包括外筒、防溅锥、雨量底座、引流板和水滴计数器;

4、所述外筒呈上下开口设置,所述外筒内部的中段部位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将外筒内部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引流板中心处设置有滴水口,所述引流板沿滴水口向下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

5、所述引流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溅锥的锥角向上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所述防溅锥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使防溅锥底部与引流板上表面呈预设高度悬空设置;

6、所述雨量底座设置在所述引流板的下方空间内,所述雨量底座包括雨量支撑柱和雨量底板,所述雨量支撑柱的下端设置在雨量底板的中心处,所述雨量底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雨量支撑柱内设置有竖直轴向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滴水口的直径,所述引流通道、滴水口和第一通孔设置在同一竖直轴线上,形成连通关系;

7、所述雨量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水滴计数器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与雨滴下落的轨迹垂直并交于一点,以便于对下落的雨滴进行计数。

8、优选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引流板与雨量支撑柱之间,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水滴计数器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引流通道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等于15°,且大于等于5°;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等于95°,且大于等于70°。

11、优选的,所述防溅锥2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外筒1内部直径。

12、优选的,所述滴水口的直径大于等于3毫米,小于等于6毫米。

13、优选的,所述引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纹路,雨水通过所述纹路均匀的流向滴水口的边缘各处,以便于雨水在滴水口下表面处形成雨滴。

14、优选的,还包括雨量底盖,所述雨量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外筒的下部插入安装槽内,以便于所述外筒与所述雨量底盖固定。

15、优选的,所述雨量底盖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雨量检测装置。

16、优选的,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刃口,所述刃口呈第三预设角度向内延伸设置。

17、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内设置有防溅锥,防溅锥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尽量避免溅射,另一方面可以改变雨滴飞溅的方向,即使发生飞溅,雨滴会飞溅到外筒1内壁上,并从外筒1内壁流入引流板4内,可以尽量避免雨水溅射到外部,此外,防溅锥2底部与引流板4上表面呈预设高度悬空设置,一部分雨水被容纳在防溅锥2底部与引流板4 上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也可以避免雨水溅射到外部,能尽可能的降低滴入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内水滴的损失,使得收集的雨量尽量接近实际雨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防溅锥(2)、雨量底座(3)、引流板(4)和水滴计数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设置在引流板(4)与雨量支撑柱(31)之间,所述电路板(6)与所述水滴计数器(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 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61),所述第二通孔(61)的直径等于所述引流通道(3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等于15°,且大于等于5°;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等于95°,且大于等于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锥(2)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外筒(1)内部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口(41)呈圆柱形,并且所述滴水口(41)的直径大于等于3毫米,小于等于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纹路(43),雨水通过所述纹路(43)均匀的流向滴水口(41)的边缘各处,以便于雨水在滴水口(41)下表面处形成雨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量底盖(7),所述雨量底盖(7)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71),所述外筒(1)的下部插入安装槽(71)内,以便于所述外筒(1)与所述雨量底盖(7)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底盖(7)设置有凸出部(72),所述凸出部(72)内设置有第三安装孔(721),所述第三安装孔(721)用于固定所述雨量检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顶部设置有刃口(11),所述刃口(11)呈第三预设角度向内延伸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包括外筒、防溅锥、雨量底座、引流板和水滴计数器;外筒内部设置有引流板,引流板中心设置有滴水口,引流板向下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引流板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防溅锥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防溅锥设置有安装柱,并插入第一安装孔,使防溅锥呈预设高度悬空设置;雨量底座包括雨量支撑柱和雨量底板,雨量支撑柱设置在雨量底板中心,雨量底板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雨量支撑柱设置有引流通道;雨量支撑柱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水滴计数器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用于对雨滴进行计数。本技术提供的滴感雨量检测装置内设置有防溅锥,降低滴入检测装置内水滴的损失,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王延东,韩正伟,陈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辰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