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5460发布日期:2023-05-13 16:5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瓶车配件生产,涉及一种抗拉测试设备,特别是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交通工具。

2、目前在电瓶车使用过程中,每个电瓶车都会配备有电瓶车套锁,在电瓶车使用完成后,使用套锁将电瓶车的车轮锁住,防止被偷窃,目前在电瓶车套锁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瓶车套锁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在每一批次生产完成后,随机抽出几个套锁,对套锁底座的抗拉性能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测试设备在检测完成后,大多直接将合格与不合格的套锁堆积在一起,当所有套锁检测完成后,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分类,不方便对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的套锁进行分类处理,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还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该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方便对电瓶车的套锁进行抗拉伸测试,并且在拉伸完成后,能够自动对合格与不合格的套锁进行分类处理,无需工作人员在检测结束后再进行分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给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提供了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输出轴的顶端固定有下拉板,所述安装架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固定盒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且固定盒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远离连接板一侧的表面固定有活动盒,所述活动盒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活动盒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呈l型设置,所述安装架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摆放盒,所述安装架的左侧固定有显示屏。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电瓶车套锁的底座进行抗拉检测时,工作人员通过下拉板和定位板对套锁的上下部进行固定,然后下拉板下移对套锁进行拉伸,检测合格后的套锁工作人员将该套锁打开,并通过活动盒向左移动,将合格的套锁移动至左侧摆放盒内部,若检测不合格的套锁,则活动盒移动至右侧,将套锁放入右侧的摆放盒内,以此来完成对电瓶车套锁底座的抗拉测试设备。

5、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盒的左侧,且电机输出轴的右端贯穿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且螺纹杆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表面的中部,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贯穿通槽并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6、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套锁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便将检测结果不同的套锁移动至相应位置。

7、所述固定盒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螺纹套限位,增加套锁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

9、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电动推杆、升降板、滑槽、滑块和连接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活动盒的底部,且电动推杆输出轴的顶端贯穿至活动盒的内部,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在活动盒内部的上方,且升降板的底部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活动盒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铰接在升降板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使两侧定位板自动闭合或者打开,以便对套锁的上部进行固定。

11、所述滑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位于导向槽的内部并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2、采用以上结构,使滑块只能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增加对套锁的固定效果。

13、所述下拉板前后两侧的左右方均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安装架底部的四侧均固定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呈u型设置,且导向板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架的内部并与导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

14、采用以上结构,在下拉过程中进行导向,避免发生偏移。

15、所述安装架内壁左右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盒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6、采用以上结构,方便活动盒移动至相应摆放盒的上方,以便将套锁放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下拉板、驱动结构、拉力传感器、调节结构和摆放盒的设置,使得该设备方便对电瓶车的套锁进行抗拉伸测试,并且在拉伸完成后,能够自动对合格与不合格的套锁进行分类处理,无需工作人员在检测结束后再进行分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给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提供了便利,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设备不方便对检测完成后套锁进行分类处理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螺纹杆和螺纹套的设置,当工作人员开启电机后,能够使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发生旋转,由于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套随之在螺纹杆的表面进行左右方向移动,通过螺纹套下方的连接块,使连接板的位置发生左右移动,进而对套锁的位置进行移动,将检测后的套锁移动至相应的位置。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升降板、滑槽、滑块和连接杆的设置,工作人员将举起套锁,随后将电动推杆打开,使得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带动升降板上升,升降板通过两侧的连接杆,使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两侧的滑块相向滑动,带动两侧的定位板移动,两侧定位板的表面相贴合,两块定位板形成u型,定位板穿过套锁的上部,进而对套锁的上部固定,随后便可以开始后续的抗拉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液压杆(2),且液压杆(2)输出轴的顶端固定有下拉板(3),所述安装架(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4),所述固定盒(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5),所述固定盒(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6),且固定盒(4)的底部开设有通槽(7),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有拉力传感器(8),所述拉力传感器(8)远离连接板(6)一侧的表面固定有活动盒(9),所述活动盒(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10),所述活动盒(9)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11),且定位板(11)呈l型设置,所述安装架(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摆放盒(12),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固定有显示屏(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51)、螺纹杆(52)和螺纹套(53),所述电机(51)固定在固定盒(4)的左侧,且电机(51)输出轴的右端贯穿至固定盒(4)的内部,所述螺纹杆(52)转动连接在固定盒(4)的内部,且螺纹杆(52)的左端与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53)螺纹连接在螺纹杆(52)表面的中部,所述螺纹套(53)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贯穿通槽(7)并与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4)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螺纹套(53)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槽(16)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块(18),且限位块(18)与限位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0)包括电动推杆(101)、升降板(102)、滑槽(103)、滑块(104)和连接杆(105),所述电动推杆(101)固定在活动盒(9)的底部,且电动推杆(101)输出轴的顶端贯穿至活动盒(9)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02)滑动连接在活动盒(9)内部的上方,且升降板(102)的底部与电动推杆(1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03)开设在活动盒(9)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104)滑动连接在滑槽(103)的内部,所述连接杆(105)铰接在升降板(102)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杆(105)的另一端与滑块(104)铰接,所述定位板(11)的顶部与滑块(104)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3)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9),所述滑块(10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块(20),且导向块(20)位于导向槽(19)的内部并与导向槽(19)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板(3)前后两侧的左右方均固定有导向板(14),所述安装架(1)底部的四侧均固定有导向架(15),所述导向架(15)呈u型设置,且导向板(14)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架(15)的内部并与导向架(15)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内壁左右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固定槽(21),所述活动盒(9)与固定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属于电瓶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设备不方便对检测完成后套锁进行分类处理的问题。本电瓶车套锁底座抗拉测试设备,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输出轴的顶端固定有下拉板,安装架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本技术通过液压杆、下拉板、驱动结构、拉力传感器、调节结构和摆放盒的设置,使得该设备方便对电瓶车的套锁进行抗拉伸测试,并且在拉伸完成后,能够自动对合格与不合格的套锁进行分类处理,无需工作人员在检测结束后再进行分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给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洋,陶玲妃,赵婉,范锦英,楼静宜,楼玲丽,施雪珍,朱勇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缙云县三鼎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