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5080发布日期:2023-03-14 21: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重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


背景技术:

2.常规配重通常是固定重量的配重,如混泥土块、铁块等,而固定重量的配重不能进行重量调节;
3.或使用水为填充材料的可调节配重,如水箱,但是可调节配重的水箱由于水的密度不大,当需要大重量的配重水箱时,配重水箱尺寸就会比较大,从而导致结构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解决现有固定重量配重不能进行重量调节、现有配重水箱尺寸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6.一配重筒体,所述配重筒体竖直设置,其顶部设有填充口,其底部侧边开设有一清除口,其中部自上而下贯通设有一通道;
7.一底座,安装在所述配重筒体的底面上,使得配重筒体的通道与底座之间形成一填充区;
8.若干吊耳,安装在所述配重筒体的顶部周侧外壁上;
9.一盖帽,所述盖帽安装在所述填充口处。
10.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筒体为圆筒型。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一矩形结构板,且底座与所述配重筒体之间还安装有若干加强筋板,提高底座与配重筒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体以及下部管体;
13.所述上部管体为一体化设置,包括同轴设置的顶部圆台状管体以及中部直线型圆管体,且顶部圆台状管体的顶部直径小于其底部直径,顶部圆台状管体的底部直径等于中部直线型圆管体的直径,且顶部圆台状管体的顶部开口为所述填充口;
14.所述下部管体为一圆管体,且所述圆管体的内径不小于所述中部直线型圆管体的外径,且上部管体的底部设置在下部管体的顶部内壁上;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由于配重筒体为圆筒型,内部结构简单,具有结构不易变形、受力均匀的优点,没有配重水箱的复杂结构和大尺寸,方便现场负重试验,使用且本配重工装既可以通过控制填充区内的填充材料的质量来改变本配重工装的总质量。也可以通过向填充区内填充不同类型的填充介质来改变本配重工装的质量,填充介质可以是黄沙、石子或水等常见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适用于不同的工程技术中负重试验使用;
17.2)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充介质,可以方便地从填充口进入填充区,或从清除口排出填充区,使用时方便快捷;
18.3)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体以及下部管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不同高度的上部管体以实现不同重量的配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包括配重筒体1、底座2、吊耳5和盖帽3。
23.配重筒体1为圆筒型,其竖直设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体11以及下部管体12,且上部管体11与下部管体12内部连通形成一竖直通道。
24.上部管体11为一体化设置,包括同轴设置的顶部圆台状管体111以及中部直线型圆管体112,且顶部圆台状管体111的顶部直径小于其底部直径,顶部圆台状管体111的底部直径等于中部直线型圆管体112的直径,且顶部圆台状管体111的顶部开口为填充口。
25.下部管体12为一圆管体,且圆管体的内径不小于中部直线型圆管体112的外径,且上部管体11的底部设置在下部管体12的顶部内壁上,在圆管体的底部侧边开设有一清除口4。
26.盖帽3安装在填充口处。
27.吊耳5,安装在配重筒体的顶部周侧外壁上,保证吊装时的稳定性。
28.填充通道6倾斜设置在配重筒体1的上方,且其底部出料侧延伸至填充口处。
29.底座2为一设置在船坞8上的矩形结构板,且安装在配重筒体1的底面上,使得配重筒体1的竖直通道与底座2之间形成一填充区。
30.底座2与配重筒体1之间还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板7,加强筋板7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提高底座2与配重筒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
31.本实施例中,配套筒体自重为150吨。
32.若是重量需要达到400吨,可以向填充区内灌满黄沙。
33.若是重量需要达到450吨,可以在灌满黄沙的基础上再向填充区内部注满水,即可达到需求。
34.当然,若是使用石子做填充物,重量还可以加大。
35.本专利的工作原理:
36.根据重量需求,准备相应种类与质量的填充介质,选择符合要求的一定高度的上部管体11,并将其安装在下部管体12上,以实现不同重量的配重,实用性强,然后将配重结构转移到填充通道6下方,使得填充通道6的底部出料侧延伸至填充口处,密封堵住清除口4,然后将填充介质通过填充通道6经过填充口进入填充区,填充结束后安装上盖帽3,配重结束,然后将其用吊机通过吊耳5吊装到需要的位置处。
37.当需要的重量小于上次重量需求时,打开清除口4,将原有填充介质从清除口4处放出,直至整体重量需求达标时停止放料并密封堵住清除口4,配重结束。
38.当需要的重量大于上次重量需求时,打开盖帽3露出填充口,向填充区内再次添加填充介质直至达标,或完全放出原有填充介质并灌装新的填充介质直至达标,然后安装上盖帽3,配重结束。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配重筒体,所述配重筒体竖直设置,其顶部设有填充口,其底部侧边开设有一清除口,其中部自上而下贯通设有一通道;一底座,安装在所述配重筒体的底面上,使得配重筒体的通道与底座之间形成一填充区;若干吊耳,安装在所述配重筒体的顶部周侧外壁上;一盖帽,所述盖帽安装在所述填充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筒体为圆筒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矩形结构板,且底座与所述配重筒体之间还安装有若干加强筋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体以及下部管体;所述上部管体为一体化设置,包括同轴设置的顶部圆台状管体以及中部直线型圆管体,且顶部圆台状管体的顶部直径小于其底部直径,顶部圆台状管体的底部直径等于中部直线型圆管体的直径,且顶部圆台状管体的顶部开口为所述填充口;所述下部管体为一圆管体,且所述圆管体的内径不小于所述中部直线型圆管体的外径,且上部管体的底部设置在下部管体的顶部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载荷的配重工装,包括配重筒体、底座、吊耳和盖帽;本配重工装结构简单,且由于配重筒体为圆筒型,内部结构简单,具有结构不易变形、受力均匀的优点,没有配重水箱的复杂结构和大尺寸,方便现场负重试验,使用且本配重工装既可以通过控制填充区内的填充材料的质量来改变本配重工装的总质量。也可以通过向填充区内填充不同类型的填充介质来改变本配重工装的质量,填充介质可以是黄沙、石子或水等常见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适用于不同的工程技术中负重试验使用;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体以及下部管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不同高度的上部管体以实现不同重量的配重,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 邢海华 杨永坤 赵旭东 钱励 张庙银 莫鹏 汪旭云 谢小川 钱书春 蔡康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3/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