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1323发布日期:2023-07-06 22: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零部件的检测,有一项为杆状汽车部件的抗折弯强度检测,利用压力及对放置在两个垫块上的杆状部件中心处进行施压,即可得到杆状部件的抗压能力,及其数据,并且对于不同的部件进行抗压检测,两个垫块之间的间距也是不同的,该垫块的调节和固定能有效的增加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和精度;

2、经查阅相关技术,专利号为cn20212210365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检测台的顶面设有对滑槽进行距离标识的刻度条,滑槽底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卡孔,支撑架朝外一侧分别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设有卡柱,固定座通过卡柱与卡孔可拆卸连接,固定座的中心设有距离补偿组件,支撑架朝外一端通过距离补偿组件与固定座抵接,该技术通过调节支撑架的间距,并对支撑架进行固定,缩短了调节时间,提高了调节效率,从而提高对不同的汽车部件的抗折检测速率;

3、综上所述,就上述现有技术来看,该技术虽然通过开设卡孔实现对间距的调节,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却存在调节范围局限的问题,通过插不同的孔洞进行调节,难免会存在部分尺寸无法精确的达到,另外两个支撑块均需要分开进行手动调节,这也造成了人工的投入增加,而且现有技术的支撑件结构简单,不能实现对杆状零件完全限制,当遇到一些柱形杆状零件的时候如不对其固定,将很容易导致其在受压的时候向外侧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支撑件间距调节范围局限,并且不便于精准快速调节,以及适用零件种类不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支腿、支撑柱、压力机构、折弯头,所述操作台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的下侧设置有折弯头,所述折弯头通过压力机构的控制进行升降;所述操作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个数为两个;右侧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与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

4、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轴、输入轮、主动棘轮、从动轴、从动棘轮、链条,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右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一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传动箱和侧板延伸至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壁固定套装有输入轮和主动棘轮;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壁固定套装有从动棘轮;所述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

5、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输入轮和输出轮之间穿过该通槽连接有传动带;

6、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电源;所述控制电源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源还与外界电源连接;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双向丝杠一、双向丝杠二、调节块、垫块模组,左侧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一和双向丝杠二的一端;所述双向丝杠一的另一端与主动轴的另一端焊接;所述双向丝杠二的另一端与从动轴的另一端焊接;所述双向丝杠一和双向丝杠二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部分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块模组;

8、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垫块模组设置在安装槽内;

9、优选的,所述垫块模组包括垫块本体、滑块、放置槽、通孔,所述垫块本体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镶嵌连接;所述垫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垫块本体的内部对应定位螺孔开设有通孔;所述该通孔和定位螺孔之间螺纹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垫块本体通过定位螺栓与调节块相对固定安装;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槽型为v字形、半圆形,扁状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11、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刻度尺。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电机、传动结构以及调节结构,实现了零件支撑件更加精准快速的间距调节,在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首先应该通过控制电源启动电机,使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输出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使输入轮转动,此时主动轴为转动连接在传动箱内,主动轮和主动棘轮共同固定在主动轴上,因此主动轮的转动,使输入轮和主动棘轮同时转动,又因为主动棘轮通过链条与从动棘轮相互带动,因此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同时同向转动,使得双向丝杠一和双向丝杠二同时转动,因为两个调节块分别处于螺纹相反的两个部分,因此两调节块做相对运动;通过上述操作,工作人员仅操作控制电源即可实现两调节块之间的间距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省时省力,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且通过双向丝杠一和双向丝杠二的使用,使本实用新型获得了更大的调节范围,增加了适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拆卸的垫块模组,进一步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可适用的零件类型,v字形、半圆形、较扁矩形三种放置槽,可分别对应与之相匹配的更多零件,更稳定的对待测零件进行自由度限制,避免其在受压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1)、支腿(11)、支撑柱(8)、压力机构(81)、折弯头(82),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腿(11);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机构(81);所述压力机构(81)的下侧设置有折弯头(82),所述折弯头(82)通过压力机构(81)的控制进行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个数为两个;右侧所述侧板(2)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传动箱(21);所述传动箱(2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输出轮(32);所述输出轮(32)与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轴(4)、输入轮(41)、主动棘轮(42)、从动轴、从动棘轮(44)、链条(45),所述传动箱(21)的内部右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43)的一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4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传动箱(21)和侧板(2)延伸至两个侧板(2)之间;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壁固定套装有输入轮(41)和主动棘轮(42);所述从动轮(43)的外侧壁固定套装有从动棘轮(44);所述主动棘轮(42)和从动棘轮(44)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4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2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输入轮(41)和输出轮(32)之间穿过该通槽连接有传动带(3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电源(31);所述控制电源(31)通过导线与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源(31)还与外界电源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双向丝杠一(401)、双向丝杠二(431)、调节块(5)、垫块模组(6),左侧所述侧板(2)的外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一(401)和双向丝杠二(431)的一端;所述双向丝杠一(401)的另一端与主动轴(4)的另一端焊接;所述双向丝杠二(431)的另一端与从动轴的另一端焊接;所述双向丝杠一(401)和双向丝杠二(431)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部分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块(5);所述调节块(5)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块模组(6)。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5)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52);所述安装槽(5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螺孔(53);所述垫块模组(6)设置在安装槽(51)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模组(6)包括垫块本体(61)、滑块(62)、放置槽(63)、通孔(64),所述垫块本体(61)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滑块(62);所述滑块(62)与滑槽(52)镶嵌连接;所述垫块本体(6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63),所述垫块本体(61)的内部对应定位螺孔(53)开设有通孔(64);所述该通孔(64)和定位螺孔(53)之间螺纹安装有定位螺栓(65);所述垫块本体(61)通过定位螺栓(65)与调节块(5)相对固定安装。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63)的槽型为v字形、半圆形,扁状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刻度尺(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抗弯折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支腿、支撑柱、压力机构、折弯头,所述操作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个数为两个;右侧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与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通过本技术,工作人员仅操作控制电源即可实现两调节块之间的间距调节,省时省力;且通过双向丝杠一和双向丝杠二的使用,使本技术获得了更大的调节范围,增加了适用性;通过增加可拆卸的垫块模组,进一步的增加了本技术可适用的零件类型。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邢学成,张中川,付兵,张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骏峰鹏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