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4161发布日期:2023-07-18 16:5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模拟赋存环境的溶陷系数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工程中,通常将易溶盐含量大于0.3%的岩土体称为盐渍土。粗颗粒盐渍土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粗粒质量大于总质量的且含盐量在以上的岩土体可称为粗颗粒盐渍土。盐渍土的盐胀是指土体中的易溶盐在低温情况下吸水结晶体积增大,进而引起土体的膨胀变形的现象。盐渍土的溶陷是指浸水土体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沉陷现象,主要由易溶盐结晶颗粒的浸水溶解及土体潜蚀变形引起。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07132128a,公开了一种新型室内粗颗粒盐渍土溶陷系数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加载杆一端可挂砝码或重物(通过其上留有的数个凹槽挂重物或者砝码),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装置,在加载杆一端设置了可调节的凹槽,通过施加不同重量、让重物或者砝码挂在不同的凹槽位置,可以实现加载的连续可变,如果在加载杆一端连接可以施加动荷载的电机,也可以给盐渍土施加动荷载),另一端有可调的平衡块(类似于杠杆秤的工作原理)。在加载杆一端放上重物,通过力臂将力放大,再通过承压杆将力施加在浸水的盐渍土上(容器内的盐渍土提前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测定承压板的沉降量,来测定盐渍土的溶陷性。

3、但在上述装置中未设置温控装置,无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模拟粗颗粒盐渍土所在地的赋存环境,进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左右两侧面的下侧分别安装有两个出水管,所述测试箱左侧面的上表面与溢流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测试箱的外表面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测试箱的下表面与集水箱的上表面固接。

3、优选的,所述集水箱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开设的开口处分别与两个出水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水箱的内壁与集水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与安装在加热箱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电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左侧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5、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左侧面的上侧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a,所述加热箱右侧面的下侧与排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b。

6、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正面安装有温度检测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的水对测试箱内部的粗颗粒盐渍土进行加热,当粗颗粒盐渍土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和一定时间后,关闭电热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加热箱内的水进行降温,加热箱内的水对测试箱内的粗颗粒盐渍土进行降温,如此模拟粗颗粒盐渍土的赋存环境(过程一般为24h),使得粗颗粒盐渍土在室内实验时,更接近粗颗粒盐渍土在赋存环境下的状态,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模拟粗颗粒盐渍土所在地的赋存环境,进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1)左右两侧面的下侧分别安装有两个出水管(2),所述测试箱(1)左侧面的上表面与溢流管(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测试箱(1)的外表面安装有加热箱(4),所述加热箱(4)的内部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测试箱(1)的下表面与集水箱(10)的上表面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开设的开口处分别与两个出水管(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集水箱(10)的内壁与集水盒(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与安装在加热箱(4)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电热管(51),所述加热箱(4)的左侧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4)左侧面的上侧与进液管(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液管(6)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a(7),所述加热箱(4)右侧面的下侧与排液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液管(8)的正面安装有翻板阀b(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4)的正面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模拟赋存环境的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溶陷系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左右两侧面的下侧分别安装有两个出水管,通过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的水对测试箱内部的粗颗粒盐渍土进行加热,当粗颗粒盐渍土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和一定时间后,关闭电热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加热箱内的水进行降温,加热箱内的水对测试箱内的粗颗粒盐渍土进行降温,如此模拟粗颗粒盐渍土的赋存环境(过程一般为24h),使得粗颗粒盐渍土在室内实验时,更接近粗颗粒盐渍土在赋存环境下的状态,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模拟粗颗粒盐渍土所在地的赋存环境,进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郎永贤,李志刚,李维亚,刘志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