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0271发布日期:2023-05-05 15:3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轮系统-单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跨座式单轨在接触轨安装完成之后,通过人工在轨道梁上使用卡尺检测接触轨的几何参数。通过人工检测接触轨的安装质量,效率低,并且需要吊机或作业车协助,人工和机械成本高,高空作业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能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包括:

3、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置在基础上;

4、车体,所述车体架设在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车体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两侧的侧身部分,所述侧身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测量所述车体的检测装置。

5、现有技术是通过人工在轨道梁上使用卡尺检测接触轨的几何参数。通过人工检测接触轨的安装质量,效率低,并且需要吊机或作业车协助,人工和机械成本高,高空作业危险性高。

6、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补偿装置、定位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偿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且与所述车体相对设置。

7、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待检测装置,所述待检测装置与所述补偿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对设置。

8、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体的一侧分别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待检测装置,两个所述待检测装置与一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对设置。

9、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方,所述定位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

10、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所述补偿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连接。

11、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体包括车轮,所述车轮架设在所述轨道梁上方。

12、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编码器和用于对所述车体进行定位修正的射频标签装置,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车轮上,所述射频标签装置设置在所述待检测装置上。

13、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轮包括车轮组件以及驱动车轮组件的驱动电机,且所述车轮组件上设有用于采集车速的脉冲编码传感器,所述脉冲编码传感器与工作端电连接。

14、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告警提示装置,所述告警提示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端电连接的警示灯。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用于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安装在工程车或电动客车上,随着车辆行走对接触轨距离轨道梁顶面和侧面距离检测,设置补偿装置可以补偿车辆本体晃动引起的误差,提高接触轨安装质量,检测效率更高,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危险,设置线路参数自动定位。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补偿装置(4)、定位装置(5)和图像采集装置(6),所述补偿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5)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两侧,且与所述车体(1)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待检测装置(8)的接触轨,所述待检测装置(8)的接触轨与所述补偿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5)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分别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待检测装置(8)的接触轨,两个所述待检测装置(8)的接触轨与一个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4)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5)的上方,所述定位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还设置有处理装置(7),所述处理装置(7)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所述补偿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5)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车轮(2),所述车轮(2)架设在所述轨道梁(3)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编码器和用于对所述车体(1)进行定位修正的射频标签装置,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车轮(2)上,所述射频标签装置设置在所述待检测装置(8)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包括车轮组件以及驱动车轮组件的驱动电机,且所述车轮组件上设有用于采集车速的脉冲编码传感器,所述脉冲编码传感器与工作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车体(1)上的告警提示装置,所述告警提示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端电连接的警示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置在基础上;车体,所述车体架设在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车体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两侧的侧身部分,所述侧身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测量所述车体的检测装置。解决了人工和机械检修困难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优点是:本装置用于跨座式单轨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安装在工程车或电动客车上,随着车辆行走对接触轨距离轨道梁顶面和侧面距离检测,提高接触轨安装质量,检测效率更高,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危险,设置线路参数自动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伟,陈善乐,魏宏伟,汪吉健,于素芬,李乾,崔敬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