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2891发布日期:2023-04-21 10:2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ict治具,特别是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子生产制造行业,ict类检测设备属于标准配置,其中ict的外部组成一般由压床部件、测试工装(随产品结构而对应变化)、工装台、电脑与控制部分组成。检测设备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测试工装与对应产品配套使用,切换产品时需要更换对应工装。

2、工装由针床与托框组成,原托框使用4片高密度材料切割组合构建,用于托起针床。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因托框上与针床平面接触、下与检测设备平台接触,若上下任意两个面粘连锡渣或锡珠等异物则会导致整体高度发生变化,磨损接触面,下压过程中产品受力出现应力损伤,但若在拖框和针床之间增加结构,又会导致整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不仅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也不利于后续的清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在不改变整体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异物夹渣,保证产品质量,便于后续的清洁处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与压床部件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压床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针床和底托,所述针床的下方设置所述底托,所述底托与所述针床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工装放置区域内,通过上方的压床部件进行下压测试,下压的流程设置和参数设置通过一侧的控制机构进行控制,针床用于固定测试的工件并与上方的压床部件相配合,底托用于将针床固定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测试。在底托与针床的接触面上设置锯齿状结构,能够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异物夹杂,避免磨损接触面,避免锡渣或锡珠粘连在接触面上影响整体高度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床下方的四侧的面板,所述四侧的面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依次连接,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下边缘设置有所述锯齿状结构。上述连接结构为底托的面板的具体结构,将底托的四个侧面的面板的边缘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原有的四侧的面板上、下两个边缘处分别与针床和检测所在的平台相接触,使得压床部件下压时,产生的锡渣和锡珠会粘连接触面,而将四侧的面板的上、下两个边缘处改进为锯齿状结构时,产生的锡渣和锡珠会顺之掉落进锯齿状结构的凹陷位置,从而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依次卡接,所述卡接位置通过螺钉固定。将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突起,该突起的两侧设置卡槽。将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设置对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突起的卡槽,将该卡槽的两侧设置对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卡槽的突起。通过上述设置,将四个侧板依次通过卡接固定连接,而为了进一步稳固四个侧板的连接关系,在卡接处通过置入螺钉来紧固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锯齿状结构为若干个直线排列的锯齿,所述锯齿的高度为8.5mm。经过多次试验,将锯齿的高度设置为8.5mm,能够达到最佳适应锡渣和锡珠等异物的高度,使得异物颗粒能够顺利进入锯齿的凹陷位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锯齿的间距为5.2m。经过多次试验,将相邻的锯齿的间距设置为5.2mm,能够达到最佳适应锡渣和锡珠等异物的高度,使得异物颗粒能够顺利进入锯齿的凹陷位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床的四侧设置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侧内侧设置有锯齿状结构。除了针床的下方的底托,在针床四周侧面同样设置有上述侧板来辅助针床的固定,同样的,在其内侧设置锯齿状结构,也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床包括针床板和固定板,所述针床板的上方设置所述固定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床板上设置有工装固定槽。用于固定工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中心槽和孔槽。用于固定工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更加方便操控所述固定装置,且工作台的底部可以设置容纳空间,可用来放置其他工装部件或者替换的备用零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托的侧板的边缘改进设置为锯齿状结构,使得底托与针床接触的位置产生间隙,使得下压过程中产生的锡渣和锡珠能够掉落于间隙中而不影响两者的接触面,避免异物粘连底托与针床接触面而导致的整体高度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下压过程中产品受力出现应力损伤,有效避免针床和底托之间接触面的磨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方便后续的清洁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与压床部件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压床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针床和底托,所述针床的下方设置所述底托,所述底托与所述针床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锯齿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床下方的四侧的面板,所述四侧的面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依次连接,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下边缘设置有所述锯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依次卡接,所述卡接位置通过螺钉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结构为若干个直线排列的锯齿,所述锯齿的高度为8.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锯齿的间距为5.2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的四侧设置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侧内侧设置有锯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包括针床板和固定板,所述针床板的上方设置所述固定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板上设置有工装固定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中心槽和孔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异物夹杂的ICT工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与压床部件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压床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针床和底托,所述针床的下方设置所述底托,所述底托与所述针床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锯齿状结构。本技术通过将底托的侧板的边缘改进设置为锯齿状结构,使得底托与针床接触的位置产生间隙,使得下压过程中产生的锡渣和锡珠能够掉落于间隙中而不影响两者的接触面,避免异物粘连底托与针床接触面而导致的整体高度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下压过程中产品受力出现应力损伤,有效避免针床和底托之间接触面的磨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方便后续的清洁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谭观友,李继波,魏梦扬,颉彦强,师文涛,刘书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