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1146发布日期:2023-03-15 00: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流量计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为满足某新型涡桨支线飞机研制过程中的计量要求,需一套质量法+标准表法民机液体流量检定装置,用于满足新型涡桨支线飞机研制试验中的流量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与溯源需求。现有的流量标准装置因介质及工作状态(压力最高0.3mpa)无法对所需流量计进行工作状态下溯源,故为模拟和接近工况状态需要设计一套流量标准装置,其循环介质仍然采用阻燃磷酸脂液压油(俗称“紫油”),工作压力为21mpa,管线设计公称压力为32mpa。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包括输油单元、压力调整单元、高压流量检测单元、汇集器、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标准表单元、称重单元、冷却单元;所述输油单元通过泵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输送至压力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元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的压力调高至21mpa后,通过高压检测单元检测该压力下的流量,检测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汇集至汇集器,从汇集器流出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泄压后流经标准表单元进行二次检测,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最后经称重单元和冷却单元流回输油单元。
5.所述输油单元包括油槽,油槽内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通过泵流向压力调整单元;输油管道上设置多个蓄能器,蓄能器与管道间通过手动阀连接;所述泵通过法兰、手动阀与油槽及管道连接;电磁卸荷阀、限压溢流阀并联后连接在油槽与泵的输出端;所述泵通过动力配电箱供电;所述油槽还通过抽油泵与总油箱连接。
6.所述压力调整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器、单向阀、溢流阀,溢流阀设定压力值为21mpa,高于设定压力值的油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所述高压流量检测单元包括被检流量计,被检流量计由伸缩器夹紧固定在两端的法兰间;两端的法兰分别通过手动阀和气动阀与压力调整单元和汇集器连接;所述伸缩器由液压泵驱动。
7.所述二次流量调整单元的结构为:手动阀、针阀、电磁比例阀并联后,一端与汇集器连接,另外一端与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电磁卸荷阀的一端连接;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的另外一端与标准表单元连接;电磁卸荷阀的的另外一端通过管道与集油器连接。
8.称重单元包括电子秤,电子秤下方设置集油器,集油器通过管道与泵逆止阀连接,逆止阀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冷却单元连接。
9.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道和手动阀与进水口、出水口连接;进水管道和/或出水管道上设置风冷机;换热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过滤器流向输油单元1的油槽。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依次测量液体压力调整至21mpa时被测流量计和泄压后的标准流量计的数据,并且可对不同压力的数据进行比对,测量更为精确,能够满足新型涡
桨支线飞机研制试验中的流量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与溯源需求。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输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压力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高压流量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二次流量调整单元及标准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称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性,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油单元1、压力调整单元2、高压流量检测单元3、汇集器4、二次流量调整单元5、标准表单元6、称重单元7、冷却单元8;所述输油单元1通过泵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输送至压力调整单元2;压力调整单元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的压力调高至21mpa后,通过高压检测单元3检测该压力下的流量,检测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汇集至汇集器4,从汇集器流出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二次流量调整单元5泄压后流经标准表单元6进行二次检测,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最后经称重单元7和冷却单元8流回输油单元1。
19.所述输油单元1包括油槽101,油槽内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通过泵102流向压力调整单元2;输油管道上设置多个蓄能器104,蓄能器与管道间通过手动阀103连接;所述泵通过法兰110、手动阀与油槽及管道连接;电磁卸荷阀108、限压溢流阀107并联后连接在油槽与泵的输出端;所述泵通过动力配电箱105供电;所述油槽还通过抽油泵106与总油箱连接。
20.所述压力调整单元2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器201、单向阀202、溢流阀203、流量计204及流量控制阀205;溢流阀设定压力值为28mpa,高压设定压力值的油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
21.所述高压流量检测单元3包括被检流量计301,被检流量计由伸缩器302夹紧固定在两端的法兰间;两端的法兰分别通过手动阀103和气动阀304与压力调整单元2和汇集器4连接;所述伸缩器302由液压泵303驱动。
22.所述二次流量调整单元5的结构为:手动阀103、针阀502、电磁比例阀501并联后,一端与汇集器4连接,另外一端与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504、电磁卸荷阀503的一端连接;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504的另外一端与标准表单元6连接;电磁卸荷阀503的的另外一端通过管道与集油器连接。标准表单元6包括标准流量计601,标准流量计通过手动阀和气动阀连接于二次流量调整单元5和称重单元7之间。
23.称重单元7包括电子秤701,电子秤下方设置集油器702,集油器通过管道与泵逆止阀703连接,逆止阀703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冷却单元8连接。
24.所述冷却单元8包括换热器804,换热器通过管道和手动阀与进水口801、出水口802连接;进水管道和/或出水管道上设置风冷机803;换热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过滤器流向输油单元1的油槽101。
25.阻燃磷酸脂液压油通过输油单元输送至压力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元将整体压力调整至21mpa,形成稳定输出至高压流量检测单元,高压流量检测单元实时测量流过被测流量计的数据,流体流过被测流量计后经过二次液压调整单元至标准表单元,标准表单元的标准流量计的数据与被测流量计的数据进行对比;比对过介质通过称重单元、冷却单元后回至输油单元形成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单元、压力调整单元、高压流量检测单元、汇集器、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标准表单元、称重单元、冷却单元;所述输油单元通过泵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输送至压力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元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的压力调高至21mpa后,通过高压检测单元检测该压力下的流量,检测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汇集至汇集器,从汇集器流出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泄压后流经标准表单元进行二次检测,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最后经称重单元和冷却单元流回输油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单元包括油槽,油槽内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通过泵流向压力调整单元;输油管道上设置多个蓄能器,蓄能器与管道间通过手动阀连接;所述泵通过法兰、手动阀与油槽及管道连接;电磁卸荷阀、限压溢流阀并联后连接在油槽与泵的输出端;所述泵通过动力配电箱供电;所述油槽还通过抽油泵与总油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器、单向阀、溢流阀,溢流阀设定压力值为21mpa,高于设定压力值的油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流量检测单元包括被检流量计,被检流量计由伸缩器夹紧固定在两端的法兰间;两端的法兰分别通过手动阀和气动阀与压力调整单元和汇集器连接;所述伸缩器由液压泵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流量调整单元的结构为:手动阀、针阀、电磁比例阀并联后,一端与汇集器连接,另外一端与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电磁卸荷阀的一端连接;液压控制减压比例阀的另外一端与标准表单元连接;电磁卸荷阀的另外一端通过管道与集油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称重单元包括电子秤,电子秤下方设置集油器,集油器通过管道与泵逆止阀连接,逆止阀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冷却单元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道和手动阀与进水口、出水口连接;进水管道和/或出水管道上设置风冷机;换热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过滤器流向输油单元(1)的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紫油流量检测装置,包括输油单元、压力调整单元、高压流量检测单元、汇集器、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标准表单元、称重单元、冷却单元;所述输油单元通过泵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输送至压力调整单元;压力调整单元将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的压力调高至21MPa后,通过高压检测单元检测该压力下的流量,检测后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汇集至汇集器,从汇集器流出的阻燃磷酸脂液压油经二次流量调整单元泄压后流经标准表单元进行二次检测,阻燃磷酸脂液压油最后经称重单元和冷却单元流回输油单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依次测量液体压力调整至21MPa时和泄压后的流量计的数据,能够满足流量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与溯源需求。能够满足流量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与溯源需求。能够满足流量测试设备的量值传递与溯源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桥 毕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东贝特自动化工程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3/3/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