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3971发布日期:2023-08-18 07:5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芯测试设备,特别指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芯在生产过程中,需采用dcr测试设备测试电芯的直流阻抗(dcr值),传统dcr测试设备采取dcr探针模组不动,通过装载电芯的托盘进行上下运动来保证电芯与dcr探针的接触,功率线不会跟随dcr探针模组随意摆动,在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dcr测试时,需要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

2、针对dcr探针模组间距的调节,传统上存在如下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更换固定长度的间距块来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而这需要多个间距调节块来实现间距调节,且更换方式固定呆板,无法实现间距的灵活调节,即无法实现连续的间距调节,且需要拆装间距调节块比较费时,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二是采用非标加工的齿条来调节dcr探针模组的间距,这种方法的换型需两个人配合将dcr探针模组抬起再移动间距,由于dcr探针模组重量大,不仅操作不方便,且由于齿条存在齿厚,无法实现准确的调节间距。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实现提升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实现提升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包括:

3、一个支架;

4、一对导轨,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5、一个第一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6、一个第二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7、一个第三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二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8、一个第四dcr探针模组,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第三dcr探针模组的后方;

9、两个铰链连杆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分别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两端连接;

10、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三dcr探针模组,所述第二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

11、一个手轮,设于所述支架的侧边;

12、一个梯形丝杠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轮连接;

13、一个丝杠夹紧件,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锁附所述梯形丝杠组件。

14、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连杆机构包括:

15、一个固定座,设于所述支架上;

16、两块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侧面;

17、一块第一铰链板,中部与所述固定座旋转连接;

18、两块第二铰链板,一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板旋转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两个端部旋转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通过设置梯形丝杠组件的一端与第一dcr探针模组连接,另一端与手轮连接,通过旋转手轮即可控制第一dcr探针模组在导轨上滑动;通过设置铰链连杆机构分别与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两端连接,在第一dcr探针模组滑动时同步联动第二dcr探针模组在导轨上滑动;通过设置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三dcr探针模组,第二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当第一dcr探针模组滑动时联动第三dcr探针模组朝同方向滑动相同的距离,当第二dcr探针模组滑动时联动第四dcr探针模组朝同方向滑动相同的距离,进而实现旋转手轮时,同步无级调节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间距,第三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的间距,无需像传统上拆装间距调节块,无需两个人配合将dcr探针模组抬起再移动间距,也避免齿条的齿厚对间距调节精度的影响,最终极大的提升了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连杆机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电芯测试设备领域的一种DCR探针模组等距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导轨,设于支架上;第一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二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三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第四DCR探针模组,与导轨连接;两个铰链连杆机构,设于支架上,与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二DCR探针模组的两端连接;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一DCR探针模组和第三DCR探针模组,第二DCR探针模组和第四DCR探针模组;手轮,设于支架的侧边;梯形丝杠组件,与第一DCR探针模组、手轮连接;丝杠夹紧件,设于支架上,用于锁附梯形丝杠组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提升了DCR探针模组间距调节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陈家豪,陈思洁,杨煜赟,刘淋,陈志华,朱顺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