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5929发布日期:2023-04-05 13: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强螺栓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


背景技术:

1、高强螺栓检测仪是一种对大六角头高强螺栓连接副(m12、m16、m20、m22、m24、m27、m30)的轴力进行检测的仪器,现有的高强螺栓检测仪(如申请号为202020163296.x中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高强螺栓复合检测仪),在安装待检测螺栓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待检测螺栓一端的六角螺母通过夹具与固定板安装在支架上,再选择与待检测螺栓对应的套筒,并将套筒的一端安装在扭矩传感器上,待检测螺栓另一端的六角螺母插入套筒的另一端内,通过套筒为待检测螺栓提供锁紧动力,由于套筒的六角孔径不可调节,导致在对不同型号螺栓的轴力进行检测时,都需要更换与该型号螺栓相适配的套筒,不仅麻烦,也使得套筒的型号非常多,不便于套筒的收纳和查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的六角孔径不可调节,导致在对不同型号螺栓的轴力进行检测时,都需要更换与该型号螺栓相适配的套筒,不仅麻烦,也使得套筒的型号非常多,不便于套筒的收纳和查找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包括:

3、筒体,所述筒体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

4、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上,所述隔板用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5、六个抵紧件,各个所述抵紧件环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滑动连接于所述隔板上,各个所述抵紧件之间滑动抵接,用以形成一供六角螺母卡入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为正六边形结构;

6、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各个所述抵紧件均连接,用于驱动各个所述抵紧件在所述隔板上同步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槽孔的孔径;

7、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安装头上开设有一供扭矩传感器卡入的第二槽孔。

8、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和所述空腔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槽口及一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槽口。

9、进一步的,所述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固定于所述筒体上,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相互对应。

10、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六个滑槽,相邻所述滑槽首尾连通,形成一正六边形结构,各个所述滑槽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11、进一步的,所述抵紧件包括抵块、滑块及连接柱,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抵块的一侧,各个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抵块的另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抵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v型抵接头,且所述v型抵接头的夹角为60°,相邻所述v型抵接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连接柱均固定于所述第二端。

13、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环形结构,且各个所述滑槽均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筒、第一卡板、安装板、第一驱动板及第一紧固件,所述转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转筒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各个所述抵块均位于所述转筒内,所述第一卡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板的另一端转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槽孔的最大孔径,所述安装板上环向开设有六个沿直径方向延伸的腰形槽,各个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腰形槽内,所述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筒上,所述第一驱动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槽口并伸出至所述第一腔室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板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进行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头包括转轴及第二卡板,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卡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板的另一端转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槽孔开设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槽孔为正四边形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板及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驱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槽口并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板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进行固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在安装待检测螺栓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先将待检测螺栓一端的六角螺母通过夹具安装在高强螺栓检测仪的支架上,再将扭矩传感器卡入第二槽孔内,使得套筒与扭矩传感器实现固定连接,通过操控第一驱动组件,使得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六个抵紧件在隔板上同步移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槽孔的孔径,使得第一槽孔的孔径与待检测螺栓的六角螺母相适配,并将待检测螺栓另一端的六角螺母插入第一槽孔内,第一槽孔可以将待检测螺栓的六角螺母卡紧,从而通过套筒为待检测螺栓提供锁紧动力,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槽孔的孔径可以调节,在对不同型号螺栓的轴力进行检测时,只需将第一槽孔的孔径调节至与待检测螺栓的六角螺母相适配即可,使得套筒对不同型号的六角螺母的固定更加方便,不再需要配置不同型号的套筒,降低了套筒的数量,更方便套筒的收纳和查找。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和所述空腔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槽口及一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固定于所述筒体上,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六个滑槽,相邻所述滑槽首尾连通,形成一正六边形结构,各个所述滑槽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包括抵块、滑块及连接柱,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抵块的一侧,各个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抵块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v型抵接头,且所述v型抵接头的夹角为60°,相邻所述v型抵接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连接柱均固定于所述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环形结构,且各个所述滑槽均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筒、第一卡板、安装板、第一驱动板及第一紧固件,所述转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转筒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各个所述抵块均位于所述转筒内,所述第一卡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板的另一端转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槽孔的最大孔径,所述安装板上环向开设有六个沿直径方向延伸的腰形槽,各个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腰形槽内,所述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筒上,所述第一驱动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槽口并伸出至所述第一腔室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板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包括转轴及第二卡板,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卡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板的另一端转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槽孔开设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槽孔为正四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板及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驱动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槽口并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口的宽度,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板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强螺栓检测仪中的套筒结构,其包括筒体、隔板、六个抵紧件、第一驱动组件及安装头,所述筒体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上,所述隔板用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各个所述抵紧件环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槽孔的孔径可以调节,在对不同型号螺栓的轴力进行检测时,只需将第一槽孔的孔径调节至与待检测螺栓的六角螺母相适配即可,使得套筒对不同型号的六角螺母的固定更加方便,不再需要配置不同型号的套筒,降低了套筒的数量,更方便套筒的收纳和查找。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富思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