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0261发布日期:2023-04-22 10: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抱轮式飞机牵引车正处于发展阶段,为更好的提高抱轮式飞机牵引车的性能及检测准确性,各大主机厂家均在研制抱轮式飞机牵引车的测试装置,对于抱轮式飞机牵引车来说,测试装置有一项参数尤为重要,即前鼻轮的载荷,测试装置除了要模拟真实飞机的总重,也要模拟出真实飞机的前鼻轮载荷。

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做法是使用板秤对其进行称重,但由于板秤面积较大,称重误差也较大,轮胎很难进行准确的对中,容易压偏,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飞机鼻轮很难准确对中,容易压偏,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压力传感器、顶板和对中结构,所述对中结构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限位板倾斜设置,鼻轮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且与两个所述限位板相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能够调节所述鼻轮的位置以使所述鼻轮相对所述连接板对中放置。

4、优选地,所述测量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测量组件的所述对中结构上分别对应放置有一个所述鼻轮,两个所述测量组件之间的距离与两个鼻轮之间的轮距相一致。

5、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对中设置。

6、优选地,所述顶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对中设置。

7、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倒角设置。

8、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倒角设置。

9、优选地,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两个边角倒角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的尺寸相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对中结构,对中结构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连接板为主要受力结构,连接板与压力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两个限位板对称连接在连接板的两端,限位板倾斜设置,鼻轮放置在连接板上,两个倾斜设置的限位板与鼻轮的圆弧状的外表面接触,鼻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被两个限位板进行位置调节,以使鼻轮相对连接板对中放置,由于连接板与压力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进而实现鼻轮相对压力传感器对中放置,这样可以保证鼻轮的压点正好位于压力传感器的中心位置,有效防止压偏,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组件,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1)、压力传感器(2)、顶板(3)和对中结构(4),所述对中结构(4)包括连接板(41)和限位板(42),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42)对称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的两端,所述限位板(42)倾斜设置,鼻轮放置在所述连接板(41)上并且与两个所述限位板(42)相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42)能够调节所述鼻轮的位置以使所述鼻轮相对所述连接板(41)对中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测量组件的所述对中结构(4)上分别对应放置有一个所述鼻轮,两个所述测量组件之间的距离与两个鼻轮之间的轮距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对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对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四个边角倒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四个边角倒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2)远离所述连接板(41)一端的两个边角倒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顶板(3)的尺寸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鼻轮载荷测量装置,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压力传感器、顶板和对中结构,对中结构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板,连接板与压力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两个限位板对称连接在连接板的两端,限位板倾斜设置,鼻轮放置在连接板上并且与两个限位板相接触,两个限位板能够调节鼻轮的位置以使鼻轮相对连接板对中放置,由于连接板与压力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对中设置,进而实现鼻轮相对压力传感器对中放置,这样可以保证鼻轮的压点正好位于压力传感器的中心位置,有效防止压偏,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刘怡洋,李雨晨,王敏,惠万馨,张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