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4460发布日期:2023-06-08 16:5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流量计,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压差式流量计作为一种流量测量常用的设备,通过两根间隔的导压管进行连接在输送管道上,并利用两根导压管的差压信号得出流量信息,在两根导压管之间分别设置有冷凝罐,使得在测量蒸汽流量时,将蒸汽冷凝成水,蒸汽通过自身压力,压送至差压变送器出测量差压,从而测量流量;

2、但现有流量计的导压管容易因低温寒冷而结冰,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测量,常规方法通过外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或者保温,如电加热和蒸汽加热的方式,电加热需要耗能,加热效果差,且故障率高,蒸汽加热容易由于蒸汽温度高影响冷凝的效果,且需要配套的线路,局限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导压管加热的方式需要额外耗能、故障率高以及加热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冷凝罐、上导压管、下导压管、输入管和阀门,所述冷凝罐内填充有液体介质,所述上导压管的和下导压管分别安装在冷凝罐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延伸至冷凝罐的内腔,以提供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流通管路,所述输入管通过阀门连接在下导压管上。

3、优选的,所述液体介质的冰点在-40℃至-60℃之间,沸点在100℃以上。

4、优选的,所述冷凝罐的顶面开始有透气孔,且透气孔螺接有封闭螺栓。

5、优选的,所述上导压管的下延伸端位于冷凝罐内,且靠近于冷凝罐内腔的底面,所述下导压管的上延伸端位于冷凝罐内,且靠近于冷凝罐内腔的顶面。

6、优选的,所述阀门为三通阀门,将输入管与下导压管进行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通过在冷凝罐内填充防冻液体介质,并配合延伸至冷凝罐的导压管,利用蒸汽的压力促使液体介质的流动,使导压管以及变送器内流动的为具有防冻性质的液体介质,避免了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导压管结冰造成无法测量甚至造成导压管和变松器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罐、上导压管、下导压管、输入管和阀门,所述冷凝罐内填充有液体介质,所述上导压管的和下导压管分别安装在冷凝罐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延伸至冷凝罐的内腔,以提供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流通管路,所述输入管通过阀门连接在下导压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的冰点在-40℃至-60℃之间,沸点在10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罐的顶面开始有透气孔,且透气孔螺接有封闭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压管的下延伸端位于冷凝罐内,且靠近于冷凝罐内腔的底面,所述下导压管的上延伸端位于冷凝罐内,且靠近于冷凝罐内腔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三通阀门,将输入管与下导压管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流量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防冻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冷凝罐、上导压管、下导压管、输入管和阀门,所述冷凝罐内填充有液体介质,所述上导压管的和下导压管分别安装在冷凝罐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延伸至冷凝罐的内腔,以提供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流通管路,所述输入管通过阀门连接在下导压管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导压管加热的方式需要额外耗能、故障率高以及加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郎斌,李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泰姆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