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8678发布日期:2023-04-20 01: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梁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钢梁为用钢材制造的梁,厂房中的吊车梁和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中的楼面梁、屋顶结构中的檩条等,都可以采用钢梁。钢梁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搅匀、码放等,操作过程中容易因磕碰、撞击造成隐性损伤。同时,加工过程中对钢梁进行切割、焊接,会产生微小裂缝,这些损伤均会影响钢梁的承重能力,加工、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钢梁的损失包括表面损伤和隐性损伤,现有的钢梁加工检测装置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号202120751425.1中公开的,其通过探伤传感器检测隐性损伤,并通过肉眼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以上方案检测效率低,人工识别不便,无法通过人工智能检测或远程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对表面损伤检测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梁检测装。

2、一种钢梁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盒、侧板、摄像头、探伤传感器、控制器及电池;所述侧板与所述防护盒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上还设有多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头嵌有可自转的钢珠;所述控制器及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防护盒内;所述摄像头及所述探伤传感器都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摄像头及所述探伤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盒远离所述侧板的顶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盒的侧壁设有通信端口,所述通信端口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盒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的周边设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且所述led灯由所述电池供电。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盒相对立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且所述风扇由所述电池供电。

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的卡槽内设有防尘网。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焊接有半球形套,所述半球形套内部嵌设有可自转的滚珠;所述滑动杆通过一回弹件与所述侧板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检测装置上设置摄像头和探伤传感器,检测装置通过滑动杆在钢梁表面滑动,通过探伤传感器检测钢梁内部的隐性缺陷,通过摄像头采集钢梁表面的图像,图像可以传输至外接显示屏进行查看,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表面损伤的自动检测。该技术方案将图像采集,无需实时人工进行查看,查看方便,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盒、侧板、摄像头、探伤传感器、控制器及电池;所述侧板与所述防护盒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上还设有多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头嵌有可自转的钢珠;所述控制器及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防护盒内;所述摄像头及所述探伤传感器都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摄像头及所述探伤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远离所述侧板的顶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的侧壁设有通信端口,所述通信端口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周边设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且所述led灯由所述电池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相对立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一控制端连接,且所述风扇由所述电池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卡槽内设有防尘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焊接有半球形套,所述半球形套内部嵌设有可自转的滚珠;所述滑动杆通过一回弹件与所述侧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梁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盒、侧板、摄像头、探伤传感器、控制器及电池;侧板与防护盒的底面固定连接,侧板上还设有多个滑动杆,滑动杆的端头嵌有可自转的钢珠;控制器及电池设置于防护盒内;摄像头及探伤传感器都设置于侧板上,摄像头及探伤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检测装置通过滑动杆在钢梁表面滑动,通过探伤传感器检测钢梁内部的隐性缺陷,通过摄像头采集钢梁表面的图像,图像可以传输至外接显示屏进行查看,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表面损伤的自动检测。该技术方案将图像采集,无需实时人工进行查看,查看方便,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文超群,覃小板,杨强,罗佳顺,吴旭,樊峻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四为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