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2368发布日期:2023-09-04 15:4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检测工装,属于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1、某火工部件由药柱13和某零件粘结而成,药柱13和某零件14均为回转体结构,在装配过程中要保证药柱13和某零件14粘接后的同轴度,并进行摆差检测,本实用新型中工装是用于检测药柱13和某零件14粘接后的摆差。

2、原摆差检测工装通过固定某零件14,以某零件14的底面为基准,然后检测药柱13的摆差,原检测工装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某零件14侧面较小,固定后无法验证某火工部件是否准确对中放置,从而影响摆差检测的准确性,无法准确判断某火工部件的装配质量;二是由于后期对某零件14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某零件14底面无圆环形平面,导致原检测工装的定位基准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需能实现固定某火工部件,并实现准确对中;工装检测部分和转台配合可靠,使某火工部件可绕中心转动,实现摆差测量;由于涉及火工品装配及检测,符合安全性要求。

2、新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含检测部分和转台部分,转台部分包含平板、定位平台、垫片、螺栓、轴承和定位座;平板中心有一光孔,定位平台穿过光孔固定在平板上;定位平台整体为阶梯轴结构,其两端均为光轴中间为具有较大直径的平台结构,下侧光轴穿过平板的中心孔,具有螺纹孔结构;螺栓穿过垫片,连接定位平板;垫片外径大于平板中心孔直径;深沟球轴承装入定位平台上端光轴,深沟球轴承的内径与定位平台配合;定位座为环形结构,其内径与深沟球轴承外径为紧配合;检测部分包含底座、压环、压螺、扳手杆、圆柱头螺钉;底座下端为止口结构,其内径与定位座的外径配合,底座1固定在定位座上;底座口部为薄壁结构,且外径为具有一定斜度的锥形,同时在口部均匀开槽,深度与锥形长度一致;在底座锥形之下具有圆柱段,其上具有两个相对的螺纹孔,装入圆柱头螺钉;圆柱段的下端为大螺纹;压环为环形结构,压环套在底座的锥形上,其内径为锥形和圆柱结合结构,斜度与底座口部斜度一致,圆柱段直径大于等于锥形的最大直径,在圆柱头螺钉外侧的压环上开槽;外周具有圆周凸台;压螺套在压环的外侧,压螺的外侧为圆柱结构,在侧壁上开两处相对的螺纹孔,将2根扳手杆装入螺纹孔中;压螺下端外周大螺纹与底座的大螺纹配合。

4、有益效果

5、采用本工装后,能够实现某火工部件准确对中,并能通过测量药柱13的圆跳动,确定某火工部件是否准确对中,然后再检测某零件14的摆差,此时得出的摆差真实准确,能够准确判断某火工部件的装配质量,有助于提升某产品的装配质量和一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含检测部分和转台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平板为钢制方形平台,其边角位置有4个螺纹孔,可安装4个地脚,使平板稳定可靠放置在操作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具有两个相对的螺纹孔,两个扳手杆(4)分别装入螺纹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扳手杆为一端带螺纹的长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压螺的外侧为圆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口部口部均匀开6条宽度为2mm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压螺(3)的内径一侧圆周凸台与压环(2外径一侧的圆周凸台相互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需能实现固定某火工部件,并实现准确对中;工装检测部分和转台配合可靠,使某火工部件可绕中心转动,实现摆差测量;由于涉及火工品装配及检测,符合安全性要求。一种火工部件摆差检测的工装,包含检测部分和转台部分,转台部分包含平板、定位平台、垫片、螺栓、轴承和定位座;工装固定在转台上后,实现了绕中心旋转的作用,将火工部件装入底座后,通过底座、压环和压螺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固定、对中火工部件的作用,从而实现以药柱的外径为基准,测量配合零件的摆差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姊,韩志浩,赵晓北,常方园,刘慧娟,曹子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