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阻性能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4050发布日期:2023-06-18 01:1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热阻性能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性能测试,尤其涉及热阻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子产品大多往智能化方面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额定功率越来越大,因此电子产品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通常需要配备合适的散热器,散热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热阻测试。

2、现有的热阻测试装置通常包括发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在测试平台内分布有多个采集装置,采集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向测试装置提供功率数据,在进行测试时,待测工件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并分别与发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接触,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经过待测工件后传导至冷却组件,采集装置在此过程中获取待测工件的热阻值和导热系数。现有的热阻测试装置如申请号为cn10895719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通用性小,待测工件的厚度、宽度以及长度均是固定,无法对其他规格的待测工件进行有效检测。

3、因此,亟需热阻性能测试设备,提高通用性,满足检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热阻性能测试设备,提高通用性,满足检测要求。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包括:

4、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承载所述散热器;

5、底部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加热模组,所述底部气缸驱动所述加热模组抵接于所述散热器的本体的底部,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对所述本体加热;

6、顶部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块,所述顶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块抵接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7、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鳍片的一侧;

8、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散热器的热阻性能。

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限位槽的槽底的四周为第一支撑台阶,所述本体容纳于所述限位槽并抵接所述第一支撑台阶。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相邻两个侧壁之间形成避让槽。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同一侧还开设有滑槽、通槽以及容纳槽,所述滑槽、所述通槽以及所述容纳槽依次连通,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限位板的外壁,所述通槽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并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鳍片能够从所述滑槽滑入所述通槽。

12、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槽底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朝向所述通槽的一侧倾斜。

13、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的四周设置为第二支撑台阶,所述第二支撑台阶的表面设置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向背离所述通槽的一侧倾斜。

14、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阻性能测试设备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螺栓、弹簧以及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加热模组包括加热铜块,所述加热铜块安装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支撑块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周部,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撑块。

15、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底部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第一直线轴承与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

1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

17、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块和/或所述限位板采用电木制成。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热阻性能测试设备,限位板可承载多种型号的散热器,热阻性能测试设备的通用性好,在使用热阻性能测试设备时,将散热器放置于限位板上,底部气缸驱动加热模组竖直向上朝散热器移动,顶部气缸驱动压块竖直向下朝散热器移动,压块和加热模组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夹紧散热器的本体,避免散热器脱离于热阻性能测试设备,散热器被夹紧之后,加热模组启动加热,同时风扇启动运行,由于风扇设置在鳍片的一侧,当风扇处于吸风状态时,鳍片的热量来源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与鳍片连接的本体将部分热量传递给鳍片,第二个途径是风扇引起的气流将热量传递给鳍片,当风扇处于吹风状态时,鳍片的热量来源有一个途径,即与鳍片连接的本体将部分热量传递给鳍片,风扇将鳍片上的热量吹走,本实用新型将风扇设置于鳍片的一侧,提高检测方式的多样性,保证散热器的检测准确度;压块和加热模组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限位板移动,即便是更换了其他规格的散热器,压块和加热模组也能够稳定夹持散热器的本体,使得热阻性能测试设备能够检测不同规格的散热器,满足通用性要求。



技术特征:

1.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上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槽底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限位槽(21)的槽底的四周为第一支撑台阶(22),所述本体(101)容纳于所述限位槽(21)并抵接所述第一支撑台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的相邻两个侧壁之间形成避让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的同一侧还开设有滑槽(24)、通槽(25)以及容纳槽(26),所述滑槽(24)、所述通槽(25)以及所述容纳槽(26)依次连通,所述滑槽(24)延伸至所述限位板(2)的外壁,所述通槽(25)位于所述限位板(2)的中部并与所述限位槽(21)连通,所述风扇(6)安装于所述容纳槽(26)中,所述鳍片(102)能够从所述滑槽(24)滑入所述通槽(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4)的槽底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朝向所述通槽(25)的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6)的槽底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容纳槽(26)的槽底的四周设置为第二支撑台阶(27),所述第二支撑台阶(27)的表面设置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向背离所述通槽(25)的一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阻性能测试设备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71)、螺栓(72)、弹簧(73)以及支撑块(74),所述第一支撑板(7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部气缸(3)的输出端,所述支撑块(7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1)的上方,所述加热模组包括加热铜块(8),所述加热铜块(8)安装于所述支撑块(74)上,所述螺栓(72)穿过所述支撑块(74)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1)螺纹连接,所述弹簧(73)套设于所述螺栓(72)的周部,且所述弹簧(7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1),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撑块(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柱(9),所述第一导向柱(9)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所述底部气缸(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上,所述底部气缸(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1),所述第三支撑板(11)通过第一直线轴承(12)与所述第一导向柱(9)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缸(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柱(13),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14),所述第二导向柱(13)穿设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和/或所述限位板(2)采用电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热阻性能测试设备,该热阻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机架、限位板、底部气缸、加热模组、顶部气缸、压块以及检测模组,限位板用于承载所述散热器;底部气缸安装于机架的底部,底部气缸驱动加热模组抵接于散热器的本体的底部,加热模组用于对本体加热;顶部气缸安装于机架的顶部,顶部气缸用于驱动压块抵接于本体的顶部;风扇设置于散热器的鳍片的一侧;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散热器的热阻性能。本技术能够提高热阻性能测试设备的通用性,满足检测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运,王勇刚,王龙,冼桂海,杨活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思泉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