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5562发布日期:2023-06-02 00:2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仪器,尤其涉及一氧化碳分析仪。


背景技术:

1、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电位法、汞置换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吸收法等。其中红外吸收法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最常用的一氧化碳监测分析方法,其原理如下:样品空气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颗粒物过滤器进入仪器反应室,一氧化碳气体对红外光源产生的4.7μm波长的红外光具有特征吸收,样品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与红外光衰减量成正比。

2、现有一氧化碳分析仪具有以下缺点:

3、1、仅配备粗过滤器,仅能够过滤粗颗粒物。优点过滤器使用时间长,不需频繁更换。缺点是漏过细颗粒物仍然会对一氧化碳的测定产生干扰,仅适用于对干扰不敏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测量工况。

4、2、仅配备细过滤器,粗细颗粒物均能够过滤。优点是基本解决了颗粒物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干扰,缺点是过滤器容易堵塞,需频繁维护,增加了人力成本。

5、3、不配备水蒸气干扰处理装置,水蒸气随样品空气直接进入仪器。严重干扰一氧化碳的测量,水汽在仪器内部凝结,造成数据测量偏差和仪器故障。

6、4、不配备水蒸气剔除装置,使用窄带滤光器解决水蒸气干扰。窄带滤光器仅允许波长在很小范围内的光线通过,造成到达传感器的光强信号明显下降,降低了仪器的分辨能力,增大了系统噪声;同时水汽仍然能在仪器内部凝结,造成数据测量偏差和仪器故障。

7、5、使用干燥剂方法剔除水蒸气。优点是能够解决水蒸气的干扰,缺点是需要频繁更换失效的干燥剂,增加人力成本。

8、6、配备独立的气体冷凝干燥设备,使样品空气经过冷凝除水后再进入仪器。优点是能够解决水蒸气的干扰,缺点是独立的气体冷凝干燥设备体积大,使仪器丧失了便携的优势,且过冷的空气直接进入仪器会导致光学分析模块的恒温气室温度发生波动,影响分析模块的稳定性。

9、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水汽对仪器不良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利用冷凝除湿模块剔除样气中的水汽,同时在冷凝除湿模块的下游设置加热模块,避免样气中的水汽对测量产生干扰,同时避免过冷的样气对分析模块的恒温气室产生影响,显著提高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包括:

4、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腔;

5、冷凝除湿模块,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对样气进行冷凝除湿;

6、加热模块,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对从所述冷凝除湿模块流出的样气进行加热;

7、恒温室,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8、分析模块,其设于所述恒温室内,用于对从所述加热模块流出的样气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测量。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除湿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基座、冷凝换热板、半导体制冷器、以及散热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所述冷凝换热板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冷凝换热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基座上;

10、所述冷凝换热板内设有用于供样气流通的冷凝气槽;

11、所述第一安装基座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以及冷凝出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冷凝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冷凝气槽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冷凝气槽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12、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流出的样气流向所述冷凝出气通道,再流向所述加热模块。

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基座的内部还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冷凝出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用于将所述冷凝出气通道内的冷凝水排出。

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基座的底部设有接水盘,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基座的外壁上的冷凝水流至所述接水盘内,并由排水泵排出。

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基座内设有顶部敞口的安装槽,所述冷凝换热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基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保温部,所述第一固定保温部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安装口,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保温部的顶部。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气槽的截面积小于进气管路的内孔截面积。

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二安装基座、加热换热板、以及加热板,所述加热换热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基座上,所述加热板用于对所述加热换热板进行加热;

18、所述加热换热板内设有用于供样气流通的加热气槽;

19、所述第二安装基座上设有第三进气通道、第四进气通道、以及加热出气通道,所述第四进气通道与所述加热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加热气槽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三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加热气槽的出气端与所述第四进气通道连通;

20、从所述第四进气通道流出的样气流向所述加热出气通道,再流向所述分析模块。

2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室内设有加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恒温室进行加热,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恒温室进行降温。

2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前后布置的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内设有所述加热模块和操作面板,所述后腔内设有所述恒温室和所述冷凝除湿模块。

2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粗过滤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冷凝除湿模块之间的气路上设有细过滤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5、本申请所公开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具备冷凝除湿模块,并在其下游设置加热模块,既能够剔除样气中水汽对测量的干扰,又能够加热过冷的样气,避免对分析模块和恒温室的温度产生影响;

26、分析模块设于恒温室内,使分析模块工作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并能够缩短低温环境下的仪器开机预热时间。

27、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氧化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冷凝除湿模块、加热模块、恒温室以及分析模块,分析模块设于恒温室内,冷凝除湿模块用于对样气进行冷凝除湿,加热模块用于对从冷凝除湿模块流出的样气进行加热,分析模块用于对从加热模块流出的样气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测量。本案利用冷凝除湿模块剔除样气中的水汽,同时在冷凝除湿模块的下游设置加热模块,避免样气中的水汽对测量产生干扰,同时避免过冷的样气对分析模块的恒温气室产生影响,显著提高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雅谊,吴兆良,王飞,吕卫涛,朱帅,孙绍磊,李志鹏,何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