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7577发布日期:2023-06-08 13:4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仪器仪表行业测量仪表,尤其是指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化纤生产过程需要监控设备的温度和压力来保证后续产品的合格与否,熔融状态的中间产品具有200-350℃的高温以及高压、高粘稠状态。现有炼油化工的压力测量装置结构复杂,密封性较差,导致无法长期稳定地满足高温、高压、高粘稠工艺介质测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炼油化工的压力测量装置结构复杂、密封性较差而导致无法长期稳定地满足高温、高压、高粘稠工艺介质测量的要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基座插接槽和第二基座插接槽,所述第一基座插接槽与第二基座插接槽相连通并形成连通口;

4、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一端通过第一基座插接槽连接于基座;

5、接续块,所述接续块一端通过第二基座插接槽连接于基座,所述接续块内设有接续道,所述接续块另一端设有接续插接槽;

6、外连接管,其通过接续插接槽与接续块相连,所述外连接管内同轴设有远传毛细管,所述远传毛细管一端与接续道连通,远传毛细管另一端连接压力变送器;

7、本体连接块,其与插入管另一端相连,所述本体连接块内设有介质流道,本体连接块一端连接有与介质流道连通的隔离膜片,本体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有衬套;

8、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同轴设于插入管内,所述内连接管一端通过衬套与介质流道连通,所述内连接管另一端与接续道连通。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为法兰结构,其周向分布有连接孔。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管的内径范围在20-26m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远传毛细管的内径范围在0.5-2mm,所述接续道直径与远传毛细管的内径相同。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流道的直径范围为0.5-1mm。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连接管的内径范围在0.5-1mm。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膜片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或哈氏合金,其厚度范围在0.03-0.08mm,外径在16-24mm之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管分别通过焊接与本体连接块的端面和基座的一端面相连,所述插入管与本体连接块的端面形成第一环形焊接点,所述插入管与基座的一端面形成第二环形环焊接点,所述接续块分别通过焊接与基座的另一端面和外连接管相连,所述接续块与基座的另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三环形焊接点,所述接续块与外连接管之间形成第四环形焊接点。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连接管伸入所述衬套,所述衬套与本体连接块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本体连接块通过焊接分别与衬套和隔离膜片相连,并分别形成第五环形焊接点和第六环形焊接点,所述内连接管通过焊接与衬套和基座相连,并分别形成第七环形焊接点和第八环形焊接点,所述远传毛细管通过焊接与外连接管相连,并形成第九环形焊接点。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续块一端延伸有凸台,所述第二基座插接槽呈与凸台配合的台阶槽结构。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密封性较强,能够满足长期稳定地满足高温、高压、高粘稠工艺介质测量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为法兰结构,其周向分布有连接孔(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200)的内径范围在20-2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毛细管(410)的内径范围在0.5-2mm,所述接续道(310)直径与远传毛细管(410)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道(510)的直径范围为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管(700)的内径范围在0.5-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片(520)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或哈氏合金,其厚度范围在0.03-0.08mm,外径在16-24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200)分别通过焊接与本体连接块(500)的端面和基座(100)的一端面相连,所述插入管(200)与本体连接块(500)的端面形成第一环形焊接点(210),所述插入管(200)与基座(100)的一端面形成第二环形环焊接点(220),所述接续块(300)分别通过焊接与基座(100)的另一端面和外连接管(400)相连,所述接续块(300)与基座(100)的另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三环形焊接点(420),所述接续块(300)与外连接管(400)之间形成第四环形焊接点(4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管(700)伸入所述衬套(600),所述衬套(600)与本体连接块(500)之间形成密封腔(610),所述本体连接块(500)通过焊接分别与衬套(600)和隔离膜片(520)相连,并分别形成第五环形焊接点(530)和第六环形焊接点(540),所述内连接管(700)通过焊接分别与衬套(600)和基座(100)相连,并分别形成第七环形焊接点(710)和第八环形焊接点(720),所述远传毛细管(410)通过焊接与外连接管(400)相连,并形成第九环形焊接点(4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块(300)一端延伸有凸台(330),所述第二基座插接槽(120)呈与凸台(330)配合的台阶槽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介质远传测量装置。本技术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基座插接槽和第二基座插接槽;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一端连接于基座;接续块,一端通过第二基座插接槽连接于基座,所述接续块内设有接续道,另一端设有接续插接槽;外连接管,其通过接续插接槽与接续块相连,其内同轴设有远传毛细管;本体连接块,其与插入管另一端相连,其内有介质流道,本体连接块一端连接有与介质流道连通的隔离膜片,本体连接块另一端连接有衬套;内连接管,同轴设于插入管内,一端与介质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接续道连通。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密封性较强,能够长期稳定地满足高温、高压、高粘稠工艺介质测量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民,杨德寿,周阳,郭贤,袁迅,刘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