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4091发布日期:2023-10-21 17:4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齿轮测试,涉及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齿轮减速器应用领域,减速器的齿轮是其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各级齿轮不同的传动比传动来达到降速的目的,其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起重和化工等领域。减速器内部的各级齿轮的强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该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对减速器的各级齿轮进行加载测试是一项即为重要的环节。

2、但随着目前减速器快速的发展,国内市场上暂未出现一种专门对减速器的各级齿轮进行测试的装置或者机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中置电机齿轮测试装置;测试原理为:该测试机运用磁粉机输出不同的扭力来锁定受检电机的传动齿轮,再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受检电机齿轮做强度冲击测试和寿命测试。测试原理是模拟电机在不同路况骑行所受到的不同电流值来调节扭力,再通过控制机构设置齿轮需要测试的扭力,传输到磁粉机上来锁定扭力值加载到传动齿轮上,伺服电机带动电机齿轮做强度冲击测试和寿命测试。所有的参数设定和测试数据都能够在控制机构的显示屏上显现,最后得出测试结果,实现了对中置电机内部齿轮强度和寿命的测试。

3、这种装置虽能测试齿轮的强度和寿命,但其主要的测试对象为用于电动自行车内部的中置电机,对齿轮减速器内部的齿轮不能展现出其测试功能,而且整个装置结构复杂,测试成本高,测试对象单一,负载不可调。因此,为满足整个减速器齿轮测试市场的需求,急需一种装置或者机械能够在成本较低、能适应社会中复杂多样的减速器齿轮的情况下测试其承载能力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测试不同类型和大小的齿轮承载能力和磨损寿命,且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负载可调,适用范围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包括齿轮组、用于驱动齿轮组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阻碍齿轮组转动的阻尼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安装轴相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阻尼机构之间设有用于传递转矩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安装轴和阻尼机构相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4、可选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涡流下板、涡流上板、支撑柱、金属筒、永磁铁和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板,转轴贯穿支撑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柱、金属筒和永磁铁设于涡流上板和涡流下板之间,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涡流上板和涡流下板相接,金属筒套接于转轴的侧壁,永磁铁设于金属筒的侧部。

5、可选的, 所述涡流上板和所述涡流下板的相邻板面分别设有与金属筒相匹配的凹槽,金属筒设于涡流上板与涡流下板的凹槽之间。

6、可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齿轮组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转轴转速的增速器,增速器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组和转轴相接。

7、可选的,所述增速器与齿轮组之间设有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增速器和从动齿轮安装轴相接。

8、可选的,所述增速器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第二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增速器和转轴的端部相接。

9、可选的,所述阻尼机构的下方设有固定座,增速器、支撑板和涡流下板分别与固定座相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驱动机构带动齿轮组主动齿轮转动,齿轮组从动齿轮输出转矩较大,阻尼机构用于阻碍转轴运动,从而对齿轮组进行测试,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齿轮进行不同负载的测试,其测试装置具有成本低和测试对象多样化等特点;

12、齿轮组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中间固定有金属筒,金属棒在涡流上板和涡流下板之间的凹槽中转动,永磁体和涡流上板、涡流下板、金属棒一起行成闭合的磁场。当转轴带动金属棒转动时,在闭合磁场的作用下会在金属棒内产生涡流,从而产生会阻碍转轴运动的负载,其负载的力矩也可以调节;齿轮组的负载是根据驱动机构的电流,间接确定驱动机构的转矩,进而求得测试齿轮的负载。

13、整个阻尼机构固定在固定座上,可以根据测试目标调整阻尼机构的安装位置,大大减少了该装置的使用条件限制,并且整个装置的增速器、联轴器和金属棒在同一根轴上,其使得装置在传动过程中传动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组、用于驱动齿轮组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阻碍齿轮组转动的阻尼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安装轴相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阻尼机构之间设有用于传递转矩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安装轴和阻尼机构相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涡流下板、涡流上板、支撑柱、金属筒、永磁铁和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板,转轴贯穿支撑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柱、金属筒和永磁铁设于涡流上板和涡流下板之间,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涡流上板和涡流下板相接,金属筒套接于转轴的侧壁,永磁铁设于金属筒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上板和所述涡流下板的相邻板面分别设有与金属筒相匹配的凹槽,金属筒设于涡流上板与涡流下板的凹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齿轮组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转轴转速的增速器,增速器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组和转轴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器与齿轮组之间设有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增速器和从动齿轮安装轴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器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第二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增速器和转轴的端部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的下方设有固定座,增速器、支撑板和涡流下板分别与固定座相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加载测试装置,包括齿轮组、用于驱动齿轮组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阻碍齿轮组转动的阻尼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安装轴相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阻尼机构之间设有用于传递转矩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安装轴和阻尼机构相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本技术能够测试不同类型和大小的齿轮承载能力和磨损寿命,且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负载可调,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向,梁润黎,李柏毅,董玉勇,尚德龙,周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