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8749发布日期:2023-06-29 18:5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风电叶片领域,涉及一种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用于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风电叶片型面上的定位安装。


背景技术:

1、随着风电叶片的发展,人们对风电叶片的研究越加深入,而提升叶片功率始终是风电叶片设计开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经研究发现,通过有效安装气动附件能够提升叶片的功率,优化叶片气动性能。目前,在风电叶片上应用气动附件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广泛。但若要使气动附件能够有效提升叶片的功率,那么其安装位置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风电叶片气动附件的安装,如涡流发生器在风电叶片型面上的弦长定位是由测量人员通过使用增高架,蹬到增高架上并手持卷尺,将卷尺的端部贴合到叶片的尾缘上测量出涡流发生器的弦长定位。此方法测量效率较低,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问题

2、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与现有通过人工方式测量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风电叶片型面上的弦长定位不同,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风电叶片型面上的弦长定位测量时间,还能够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测量工作的安全性。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包括一工装支架、一智能卷尺和一遥控器,其特征在于,

6、所述工装支架,包括左右两l形支撑杆,每一所述l形支撑杆均包括一立杆段和一设置在所述立杆段顶端的横杆段,每一所述立杆段的底端活动连接一板状垫片,所述板状垫片用以将所述l形支撑杆设置在风电叶片的型面上;每一所述横杆段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孔位;

7、处于安装状态时,左右两所述l形支撑杆分别设置在风电叶片尾缘的左右两侧,两所述板状垫片分别贴合固定在风电叶片尾缘左右两侧的叶片型面上,在调整倾斜状态后,左右两所述l形支撑杆的横杆段以相对方式交叉贴合,并通过在重合的孔位中穿设连接件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8、所述智能卷尺固定吊设在两所述l形支撑杆的横杆段的某一孔位上,在该孔位上固定时,所述智能卷尺的底部紧贴在风电叶片的尾缘端;

9、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卷尺,并根据需要在风电叶片型面上设置的气动附件的弦长位置控制所述智能卷尺释放对应长度的卷尺。

10、优选地,所述l形支撑杆中的立杆段与横杆段一体成形或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立杆段的底端与板状垫片间以铰接方式实现活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智能卷尺通过一挂钩吊设在所述l形支撑杆的横杆段的孔位上,且所述挂钩与所述智能卷尺及横杆段的孔位间均为固定连接。

13、(三)技术效果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工装支架以及使用智能卷尺,能够有效缩短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风电叶片型面上的弦长定位测量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同时能够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保证测量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包括一工装支架、一智能卷尺和一遥控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撑杆中的立杆段与横杆段一体成形或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段的底端与板状垫片间以铰接方式实现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卷尺通过一挂钩吊设在所述l形支撑杆的横杆段的孔位上,且所述挂钩与所述智能卷尺及横杆段的孔位间均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装置,包括工装支架、智能卷尺、遥控器。所述工装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叶片尾缘左右两侧型面上,工装支架的横杆上设有若干个孔位;所述智能卷尺固定在工装支架横杆的孔位上,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智能卷尺,通过遥控器查看并调整所述智能卷尺的伸出长度,以实现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叶片型面的弦长定位测量。本技术与传统的通过人工测量确定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叶片型面上的弦长定位方式不同,本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缩短涡流发生器等气动附件在叶片表面上的弦长定位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王秋,苏祥颖,张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