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7831发布日期:2023-04-05 14:3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1、基坑是指为了保证地面向下开完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接受施工期间起到安全稳定的=保护措施,基坑开完包括接触往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又根据开挖方式分为人工开挖和机器开挖。

2、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公告号:217384231u)中提到的一种基坑边坡坡度测量工具包括测量杆、测量滑块、斜杆和连接杆,测量杆沿左右方向水平眼神,测量杆上设有上开口的滑块划到,测量杆的前侧面上设有刻度线和水平尺,测量滑块设置在滑块滑道内且测量滑块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指向刻度线的测量镇,斜杆与边坡坡面贴合,斜杆的一端与测量杆铰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滑块滑道内的测量滑和斜杆铰接,实现了对作业人员无技能要求,确认测量工具放置到位后即可通过读取测量滑块在测量杆上的移动距离算的出基坑边坡的坡度,大大提高了对基坑边坡的测量速度。

3、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在使用测量杆和斜杆对基坑边坡进行测量的时候,是利用测量杆和斜杆抵触基坑的底面和斜面进行测量,而在工地上在进行基坑边坡在开挖的时候,基坑底部可能会坑洼不平,而用测量杆直接放到基坑底面上,当基坑低面不平的时候,测量杆要放置水平,需要测量人员一直托着,可能会造成测量角度的不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基坑低面不平的时候,测量杆要放置水平,需要测量人员一直托着,可能会造成测量角度的不准确性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包括包括测量杆一,所述测量杆一的一端设置有测量杆二,所述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测量杆二之间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测量杆二之间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测量杆一上设置有调平机构,所述测量杆一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测量杆一靠近测量杆二的一端固定有角度尺,所述测量杆一上固定有水平泡。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机构将测量杆二从测量杆一上张开,让测量杆二与基坑斜坡相抵触,然后利用调平机构,调整测量杆一处于水平状态,观察角度尺确认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的角度,然后利用转轴将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锁定,以便用测量出来的角度去确认其他位置的坡度,从而使测量基坑坡度的角度更加准确,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5、进一步地,所述调平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测量杆一两端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测量杆一,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测量杆一放到地面上,分别拧动测量杆一两端的螺纹杆,观察水平泡,直至水平泡水平,完成测量杆一的水平调节,从而使测量杆一在测量的时候保持水平,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块之间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螺纹杆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纹杆的时候,螺纹杆升降,螺纹杆与底座之间发生转动,从而使底座能够一直抵触到地面,测量杆一能够稳定的被支撑住,减少倾倒的可能。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均匀的固定在底座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与基坑底相抵触,减少底座的移动,从而减少在测量的时候测量杆一移动的可能。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测量杆二,所述测量杆一远离测量杆二的一端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柱与固定槽相对应,所述测量杆一上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贯穿测量杆一伸入固定槽内,所述插杆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与插杆、测量杆一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上开有与插杆相对应的插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杆二带动固定柱进入固定槽内,插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固定柱上开的插槽,完成对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的固定,从而使基坑坡度测量完毕后,能将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合到一起,方便收纳和移动。

13、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伸入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固定柱相对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抵触插杆上的斜面,然后插杆向外移动,插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固定柱的槽内,从而使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在收起的时候不用拉动插杆,方便了固定。

15、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一靠近测量杆二的一端沿自身延伸方向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测量杆一上开有两个呈一条直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开设有一个穿孔,所述固定块与测量杆一之间通过螺栓二插入固定孔以及穿孔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块拉出,然后再利用螺栓二将固定块固定在新的固定孔内,让固定块保持伸出后插入地面,然后将测量杆一让测量杆一与地面垂直,观察测量杆二与竖直测量杆一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测量基坑坡度更加方便。

1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一上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转动杆相对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移动到开在测量杆一上的收纳槽内,从而使测量杆一和测量杆二能够被完全的合并,不会受到转动杆的阻挠。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通过将测量杆一放到地面上,然后观察水平泡是否水平,当测量杆一不是水平的时候,分别拧动测量杆一两端的螺纹杆,让螺纹杆改变测量杆一的高度,然后观察水平泡,直至水平泡水平,完成测量杆一的水平调节,然后让测量杆二贴合斜坡,观察角度尺直接得出结果,达到了能够方便调节测量杆一的水平,能够让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减少误差的目的。

21、2、本申请,通过将测量杆二往测量杆一的方向合并,测量杆二带动固定柱,固定柱进入固定槽内,插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固定柱上开的槽,完成对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的固定,使用的时候拉动插杆,让插杆与固定柱脱离,达到了能够在测量完毕的时候,能够让测量杆一和测量杆二能够折叠起来,方便了收纳,节省了收纳空间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一(1)的一端设置有测量杆二(2),所述测量杆一(1)与测量杆二(2)之间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杆一(1)与测量杆二(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与测量杆二(2)之间通过转动杆(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与测量杆二(2)之间通过滑动杆(7)滑动连接,所述测量杆一(1)上设置有调平机构(4),所述测量杆一(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9),所述测量杆一(1)靠近测量杆二(2)的一端固定有角度尺(5),所述测量杆一(1)上固定有水平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测量杆一(1)两端的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贯穿测量杆一(1),所述螺纹杆(41)上设置有底座(42),所述底座(42)与螺纹杆(41)之间通过转动组件(4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42)上的转动块(431),所述转动块(431)与底座(4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块(431)之间固定有转动轴(432),所述转动轴(432)与螺纹杆(4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14),所述防滑垫(14)均匀的固定在底座(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固定柱(91),所述固定柱(91)固定在测量杆二(2),所述测量杆一(1)远离测量杆二(2)的一端上开有固定槽(94),所述固定柱(91)与固定槽(94)相对应,所述测量杆一(1)上设置有插杆(92),所述插杆(92)贯穿测量杆一(1)伸入固定槽(94)内,所述插杆(92)设置有固定弹簧(93),所述固定弹簧(93)与插杆(92)、测量杆一(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91)上开有与插杆(92)相对应的插槽(9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92)伸入固定槽(94)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固定柱(91)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一(1)靠近测量杆二(2)的一端沿自身延伸方向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测量杆一(1)上开有两个呈一条直线的固定孔(12),所述固定块(10)开设有一个穿孔,所述固定块(10)与测量杆一(1)之间通过螺栓二(11)插入固定孔(12)以及穿孔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一(1)上开有收纳槽(13),所述收纳槽(13)与转动杆(6)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坡度测量仪,涉及施工领域,包括测量杆一,所述测量杆一的一端设置有测量杆二,所述测量杆一与测量杆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测量杆二之间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测量杆二之间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测量杆一上设置有调平机构,所述测量杆一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当需要使用该测量仪的时候,利用固定机构将测量杆二从测量杆一上张开抵触到斜面上,然后利用调平机构,调整测量杆一处于水平状态,读取角度,通过将测量杆一放到地面上然后利用调平机构将测量杆一调平,从而使测量基坑坡度的角度更加准确,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锋,陈鹏飞,张恩军,周翔,杨旭升,金周益,张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