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1637发布日期:2023-06-21 10: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1、集成电路是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因而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极大程度地依赖集成电路的安全防御能力。电压毛刺攻击是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性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在集成电路的关键节点注入瞬间变化的电压脉冲,以改变集成电路的运行状态从而“非法”获得其内部信息。所述集成电路安全性评估涉及两大主体:一是评估的实施者,即电压毛刺产生装置;二是受评估的目标对象,即集成电路。电压毛刺从实施者经由注入通道进入目标对象,称为电压毛刺故障注入。

2、集成电路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其工作原理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应当根据目标对象的工作原理,设计合适的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用于产生电压毛刺,否则不仅无法获得期望的效果,甚至可能损毁目标对象。

3、但是现有的毛刺电压故障注入装置无法为入点位不具有主动电能供给能力的目标对象进行毛刺电压故障注入作业,所以如何能够提供一直适用于此种情况的毛刺电压注入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毛刺电源故障注入装置无法为入点位不具有主动电能供给能力的目标对象进行毛刺电压故障注入作业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包括: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组成的高侧脉冲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由第二连接器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低侧脉冲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第一n型mos管、第二n型mos管、电池组和电源。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并联,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与保险丝连结;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阻并联,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连结于电路节点m;保险丝的另一端与bnc连接器连结。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连结,此连结通路上有电路节点n,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并联后的另一并联端经所述电路节点n与所述保险丝连结、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连结、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连结。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电路节点m位于所述第二n型mos管与所述电源的通路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并联后的所述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连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经所述电池组接地。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经所述电路节点m与所述电源连结,所述电源另一端接地。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并联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一并联端与第一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与保险丝连结;并联的第二连接器和第二电阻,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连结于电路节点m;将保险丝的另一端与bnc连接器连结,从而构成电压毛刺注入电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以本方案的输出作为能量源,对无主动电能供给能力的目标对象提供毛刺电压,注入点位作为电能消耗者。本方案既为目标对象的注入点位提供工作电源vn,也为目标对象的注入点位提供深度为vg的毛刺电压,通过两个不同的电源vn和vg之间的快速切换所产生的冲击,来实现电压毛刺的注入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组成的高侧脉冲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由第二连接器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低侧脉冲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第一n型mos管、第二n型mos管、电池组和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连结,此连结通路上有电路节点n,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并联后的另一并联端经所述电路节点n与所述保险丝连结、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连结、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节点m位于所述第二n型mos管与所述电源的通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并联后的所述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经所述电池组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经所述电路节点m与所述电源连结,所述电源另一端接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双电冲击源模式电压毛刺故障注入装置,并联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一电阻,一并联端与第一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与保险丝连结;并联的第二连接器和第二电阻,一并联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连结,另一并联端连结于电路节点M;将保险丝的另一端与BNC连接器连结,从而构成电压毛刺注入电路。本技术的优点是以本方案的输出作为能量源,对无主动电能供给能力的目标对象提供毛刺电压,注入点位作为电能消耗者。本方案既为目标对象的注入点位提供工作电源Vn,也为目标对象的注入点位提供深度为Vg的毛刺电压,通过两个不同的电源Vn和Vg之间的快速切换所产生的冲击,来实现电压毛刺的注入。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松,蒙万隆,温家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