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9363发布日期:2023-01-25 13:0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冲击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外壳是汽车零部件中具有一定安全性作用的构件,现有技术中有对塑料零部件的试验,都是基于碰撞的试验,以整个汽车作为试验对象,试验车辆在碰撞试验中的强度,但该试验无法试验塑料零部件单独受到冲击时的情况;
3.一般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大部分都是由人工进行检测,人工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拿着锤子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敲击,从而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人工进行检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敲击力度一致,所以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通过滚珠掉落撞击汽车外壳进行的抗冲击力检测,但是当需要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时,一般是通过调节汽车外壳的位置来使得钢球掉落在汽车外壳的不同位置,从而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特定大小的汽车外壳,当对较大的汽车外壳进行检测时,该种方式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时,操作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顶面一侧的夹持件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还包括设置于两个连接块之间的转杆、弹性连接于转杆侧面的连接环以及连接于连接环下端的撞击球,转杆的侧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连接环的内表面连接有气囊;
7.设置于连接块内部的驱动件,用于调整撞击球的倾斜角度;
8.设置于连接块内部靠近驱动件位置的调整件,用于调整连接环、撞击球的位置。
9.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接块侧面的气泵,连接块内部对应气泵位置开设的安装槽,安装槽的输出端与安装槽贯穿连接,安装槽远离气泵的侧面通过弹簧连接有挤压板,转杆靠近气泵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并与挤压板螺纹连接,安装槽靠近气泵的侧面下端贯穿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包括管道与控制阀。
10.进一步地,调整件包括开设于转杆内部的连接槽、设置于转杆的侧面靠近连接环位置的第一波纹连接管、设置于第一波纹连接管靠近连接环一端的推动块以及贯穿连接于推动块侧面的放气管,所述放气管包括管道与控制阀,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与第一波纹连接管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槽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
11.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转杆的侧面靠近安装槽内部与连接槽贯穿连接的第二波纹连接管,第二波纹连接管远离连接槽的一端与挤压板贯穿连接,第二波纹连接管的侧面靠近挤压板的位置连接有开关阀。
12.进一步地,壳体的顶面通过伸缩杆与连接块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快速调整连接环、撞击球的位置,从而提高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通用性,同时,撞击球以钟摆摆动的方式撞击冲击物,冲击物对零件形成固定的冲击力,此种冲击方式,撞击球对零件的冲击力随撞击球摆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撞击球的摆动高度,对零件形成不同的冲击力,进而可以全面检测零件抵抗冲击力。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的侧面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20.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夹持件;3、连接块;4、转杆;5、连接环;6、撞击球;7、气泵;8、安装槽;9、弹簧;10、挤压板;11、出气管;12、连接槽;13、第一波纹连接管;14、推动块;15、放气管;16、第二波纹连接管;17、开关阀;18、气囊;19、卡槽;20、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3.参照图1至图4,实施例: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顶面一侧的夹持件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1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3,还包括设置于两个连接块3之间的转杆4、弹性连接于转杆4侧面的连接环5以及连接于连接环5下端的撞击球6;
24.壳体1的顶面通过伸缩杆20与连接块3连接;
25.当需要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时,首先,通过夹持件2将汽车外壳等零件固定在壳体1上,再根据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调整撞击球6的位置,当需要调整撞击球6的高度时,打开伸缩杆20带动连接块3、转杆4上下移动,即可调整撞击球6的高度;
26.设置于连接块3内部靠近驱动件位置的调整件,用于调整连接环5、撞击球6的位置;调整件包括开设于转杆4内部的连接槽12、设置于转杆4的侧面靠近连接环5位置的第一
波纹连接管13、设置于第一波纹连接管13靠近连接环5一端的推动块14以及贯穿连接于推动块14侧面的放气管15,放气管15包括管道与控制阀,连接槽12的一端与第一波纹连接管13贯穿连接,连接槽1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杆4的侧面靠近安装槽8内部与连接槽12贯穿连接的第二波纹连接管16,第二波纹连接管16远离连接槽12的一端与挤压板10贯穿连接,第二波纹连接管16的侧面靠近挤压板10的位置连接有开关阀17;
27.当需要调整连接环5、撞击球6上的位置时,当需要连接环5、撞击球6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右移动时,打开气泵7、开关阀17,此时,气泵7产生的气体通过其输出端进入至安装槽8的内部,由于推动连接环5移动需要的气体挤压力小于推动挤压板10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安装槽8内部移动的气体挤压力,即控制气泵7产生的气体挤压力不推动挤压板10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安装槽8内部移动,此时,气体通过开关阀17、第二波纹连接管16以及连接槽12进入至第一波纹连接管13的内部对推动块14进行挤压,随着气体挤压力的增大,由于波纹管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拉伸,则推动块14会推动连接环5在转杆4的侧面上克服连接环5与转杆4之间的弹力向右侧移动,调整撞击球6的位置,调整至需要的位置时,关闭开关阀17气体停止进入第一波纹连接管13的内部即可,当需要连接环5、撞击球6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左移动时,打开放气管15处的控制阀,放出气体,减小第一波纹连接管13内部的气体挤压力,即连接环5与转杆4之间恢复弹性形变的弹力会带动连接环5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左侧移动,当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关闭放气管15处的控制阀即可,进而可以快速更加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调整撞击球6的撞击位置;
28.转杆4的侧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19,连接环5的内表面连接有气囊18,气囊18的内部装有电流变液;
29.当对连接环5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向气囊18内部的电流变液通电,由于电流变液在通常条件下是一种悬浮液,它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发生液体至固体的转变,当外加电场强度大大低于某个临界值时,电流变液呈液态,当电场强度大大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它就变成固态,且变化过程快,液体的电流变液不会影响连接环5在转杆4上作用移动工作的进行,当电流变液变硬后,气囊18会卡合连接与卡槽19的内部,提高对连接环5的夹持固定效果,避免连接环5在进行抗冲击力检测时发生松动现象,造成抗冲击力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30.设置于连接块3内部的驱动件,用于调整撞击球6的倾斜角度,驱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接块3侧面的气泵7,连接块3内部对应气泵7位置开设的安装槽8,安装槽8的输出端与安装槽8贯穿连接,安装槽8远离气泵7的侧面通过弹簧9连接有挤压板10,转杆4靠近气泵7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8的内部,并与挤压板10螺纹连接,安装槽8靠近气泵7的侧面下端贯穿连接有出气管11,出气管11包括管道与控制阀;
31.当需要根据零件需要的撞击力大小调整撞击球6的转动高度时,通过开关阀17继续向安装槽8的内部添加气体,直至,气体挤压力使挤压板10在安装槽8的内部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右移动,由于挤压板10与转杆4之间螺纹连接,且螺纹槽与螺纹块之间的间隙均较大,当挤压板10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左侧移动时,挤压力使转杆4发生转动,进而调整撞击球6的转动高度,对零件形成不同的冲击力,以全面检测连接抵抗冲击力的能力,调整完成后,打开出气管11处的控制阀,安装槽8内部的气体被放出气体挤压力消失,撞击球6开始自由转动下落对连接进行抗冲击力检测。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