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8436发布日期:2023-09-04 07:1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电机试验,特别与一种电机试验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机械设备配备的电机产品种类繁多,电机的试验过程多采用试验台来进行完成,要在试验过程中,测试电机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常见的试验台如中国专利(zl2021225874704)所示,发电机通过传动轴、联轴器等部件,在末端连接安装套件,其上设置扇叶。测试的时候,发电机启动,带动扇叶执行部件工作,然后测试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性能。在该测试过程中,扇叶属于耗能部件,将电机产生的动能最终能够消耗完毕。

3、由于试验的电机种类不同,耗能部件根据不同电机进行不同配置,不具有通用性。同时,电机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只是被执行部件完全消耗,存在能量浪费。因此发明人构思一种能够将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的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将电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进行能量回收,补偿反馈至原始电源中,实现了节能环保,减少能量浪费,同时减少耗能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机台、待测电机、执行电机;待测电机由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待测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动态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动态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执行电机输出轴连接,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输出端补偿反馈连接到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端。

4、所述的待测电机,其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端和其三相接线端之间通过三极管连接,三极管同时与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输出端连接,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输入端与待测电机控制单元p1连接。

5、所述的待测电机三相接线端包括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一开关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二开关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三开关管t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均连接至待测电机直流母线正极,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6、所述的三极管还包括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均连接至待测电机直流母线负极,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7、所述的执行电机,其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输出端和其三相接线端之间通过三极管连接,三极管同时与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输出端连接,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输入端与执行电机控制单元p2连接。

8、所述的执行电机三相接线端包括第一绕组接线端u2、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三绕组接线端w2;第七开关管t7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u2、第八开关管t8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九开关管t9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3;第七开关管t7、第八开关管t8、第九开关管t9的集电极均连接至执行电机直流母线正极,第七开关管t7、第八开关管t8、第九开关管t9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9、所述的三极管还包括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第十开关管t10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2、第十一开关管t1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十二开关管t1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3,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的发射极均连接至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负极,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10、所述的执行电机直流母线正极连接待测电机直流母线正极,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负极连接待测电机直流母线负极,以实现能量的回馈。

11、所述的三极管连接有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

12、所述的待测电机、执行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在试验台上加装一台与待测电机相似型号的执行电机,通过执行电机将待测电机产生的动能又转化为电能,同时经过设计的控制电路,将其补偿反馈至原始供电端。这样,待测电机供电能源,大部分通过再次发电的形式得到循环补偿,只需要消耗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即可。

15、设计的控制电路中,采用驱动电路、开关模块、控制单元的组合,实现数字精准控制,实现交流—直流—交流之间的交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机台、待测电机、执行电机;待测电机由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待测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动态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动态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执行电机输出轴连接,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输出端补偿反馈连接到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电机,其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端和其三相接线端之间通过三极管连接,三极管同时与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输出端连接,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输入端与待测电机控制单元p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电机三相接线端包括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一开关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二开关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三开关管t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的集电极均连接至待测电机直流母线正极,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还包括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第四开关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1、第五开关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1、第六开关管t6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1,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的发射极均连接至待测电机直流母线负极,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待测电机开关模块igbt1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机,其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输出端和其三相接线端之间通过三极管连接,三极管同时与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输出端连接,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输入端与执行电机控制单元p2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机三相接线端包括第一绕组接线端u2、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三绕组接线端w2;第七开关管t7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u2、第八开关管t8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九开关管t9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3;第七开关管t7、第八开关管t8、第九开关管t9的集电极均连接至执行电机直流母线正极,第七开关管t7、第八开关管t8、第九开关管t9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还包括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第十开关管t10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绕组接线端u2、第十一开关管t1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绕组接线端v2、第十二开关管t1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绕组接线端w3,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的发射极均连接至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负极,第十开关管t10、第十一开关管t11、第十二开关管t12的基极各自独立连接至执行电机开关模块igbt2的一个输出管脚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机直流母线正极连接待测电机直流母线正极,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负极连接待测电机直流母线负极,以实现能量的回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连接有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电机、执行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机台、待测电机、执行电机;待测电机由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待测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动态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动态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执行电机输出轴连接,执行电机直流母线输出端补偿反馈连接到待测电机直流母线供电端。本技术将电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进行能量回收,补偿反馈至原始电源中,实现了节能环保,减少能量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史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