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

文档序号:34231600发布日期:2023-05-24 14:2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

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设备,尤其涉及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污水排放结构来看,居民污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之后的十多年间,居民污水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因此,为监控水资源的质量,需要对水资源做大量的检测。

2、经检索,专利号cn209102705u公开了一种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包括:分布在一定水域范围的上浮式监测设备、半浮式监测设备和下沉式监测设备,以及与各监测设备相连的平台设备;其中所述上浮式监测设备用于监测上层水域水质;所述半浮式监测设备用于监测中层水域水质;所述下沉式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底部水域水质。本实用新型一种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可以对不同水域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人为监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可以对多种水质数据参数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有效将监测到的数据无线传输给平台设备。

3、上述方案中,通过以浮块作为载体设置上浮式监测设备、半浮式监测设备和下沉式监测设备,且上浮式监测设备、半浮式监测设备和下沉式监测设备之间通过绳索作为连接结构,上述方案虽然能够进行不同水域水质情况的监测,但是因浮块和绳索的设置导致上浮式监测设备、半浮式监测设备和下沉式监测设备之间发生上下浮动以及多个设备间在水平方向发生偏移,导致不同水位的监测设备实际监测位置与预期监测位置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水质监测数据的误差。

4、为此,提出了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具备防止监测设备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包括上层监测设备、安置杆、中层监测设备、下层监测设备、预埋件、固定板以及平台设备,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下方设置中层监测设备,且中层监测设备下方设置下层监测设备,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一侧设置安置杆,且安置杆由多个拼接筒组合而成,且安置杆的侧面开设侧槽,并且安置杆的表面印刻有刻度线,所述安置杆的每个拼接筒上均螺纹连接有旋钮,且旋钮的一端焊接有圆盘,所述安置杆的侧槽内设置有抵条,且抵条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旋钮的圆盘延伸至抵条的连接腔内,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侧面均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插入侧槽的部分与抵条相抵,所述安置杆的底部插接固定有预埋件,且预埋件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插套,所述安置杆的顶部套设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表面的拐角处安插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底部与插套相插接,且加固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底部设置多个监测探头。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预埋件的下方设置淤泥层,且淤泥层内浇注有混凝土块,所述预埋件的底部焊接有多个预埋杆,且多个预埋杆均埋设于混凝土块内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置杆的多个拼接筒顶部均开设插口,且安置杆的多个拼接筒底部均焊接插柱。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穿插设置加固杆,且固定板的底部通过定位套与安置杆的顶部相套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预埋件的顶面开设安插孔,且安插孔与拼接筒的插柱相插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结构相同,且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上均设置余氯探头、酸碱度探头、硬度探头、浊度探头、电导率探头、溶解氧探头以及与各探头连接的控制板,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控制板设有处理余氯含量、ph值、硬度、浊度、电导率以及溶解氧的处理器模块。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处理器模块均连接有水下通讯模块,所述上层监测设备的处理器模块通过4g模块与平台设备电性连接。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安置杆最底端的拼接筒采用插柱与预埋件相插接,然后将固定板的定位套与安置杆最顶端的拼接筒相套接,再将多根加固杆分别贯穿固定板与预埋件顶面的插套相插接,使得螺母与加固杆顶部的螺纹端相连,使得安置杆、预埋件、固定板和加固杆构成可供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安装的水质监测载架,通过将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安装块插入安置杆的侧槽内,配合安置杆表面的刻度线,实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安装,便于不同水域水质的监测,相较于传统水质监测装置,能够保持多个监测设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防止多个监测设备发生上下浮动或水平方向的偏移,有利于精准监测指定水位的水质数据。



技术特征:

1.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包括上层监测设备(1)、安置杆(2)、中层监测设备(3)、下层监测设备(4)、预埋件(7)、固定板(9)以及平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下方设置中层监测设备(3),且中层监测设备(3)下方设置下层监测设备(4),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的一侧设置安置杆(2),且安置杆(2)由多个拼接筒(15)组合而成,且安置杆(2)的侧面开设侧槽(17),并且安置杆(2)的表面印刻有刻度线(12),所述安置杆(2)的每个拼接筒(15)上均螺纹连接有旋钮(13),且旋钮(13)的一端焊接有圆盘(23),所述安置杆(2)的侧槽(17)内设置有抵条(21),且抵条(2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22),所述旋钮(13)的圆盘(23)延伸至抵条(21)的连接腔(22)内,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的侧面均焊接有安装块(19),且安装块(19)插入侧槽(17)的部分与抵条(21)相抵,所述安置杆(2)的底部插接固定有预埋件(7),且预埋件(7)顶面的边缘处焊接插套(24),所述安置杆(2)的顶部套设安装有固定板(9),且固定板(9)表面的拐角处安插有加固杆(11),所述加固杆(11)的底部与插套(24)相插接,且加固杆(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的底部设置多个监测探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7)的下方设置淤泥层(5),且淤泥层(5)内浇注有混凝土块(6),所述预埋件(7)的底部焊接有多个预埋杆(8),且多个预埋杆(8)均埋设于混凝土块(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杆(2)的多个拼接筒(15)顶部均开设插口(16),且安置杆(2)的多个拼接筒(15)底部均焊接插柱(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穿插设置加固杆(11),且固定板(9)的底部通过定位套(10)与安置杆(2)的顶部相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7)的顶面开设安插孔,且安插孔与拼接筒(15)的插柱(20)相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结构相同,且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上均设置余氯探头、酸碱度探头、硬度探头、浊度探头、电导率探头、溶解氧探头以及与各探头连接的控制板,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的控制板设有处理余氯含量、ph值、硬度、浊度、电导率以及溶解氧的处理器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中层监测设备(3)和下层监测设备(4)的处理器模块均连接有水下通讯模块,所述上层监测设备(1)的处理器模块通过4g模块与平台设备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适于监测不同水域水质的服务平台,包括上层监测设备、安置杆、中层监测设备、下层监测设备、预埋件、固定板以及平台设备,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下方设置中层监测设备,且中层监测设备下方设置下层监测设备,所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一侧设置安置杆;本技术中,通过将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安装块插入安置杆的侧槽内,配合安置杆表面的刻度线,实现上层监测设备、中层监测设备和下层监测设备的安装,便于不同水域水质的监测,相较于传统水质监测装置,能够保持多个监测设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防止多个监测设备发生上下浮动或水平方向的偏移,有利于精准监测指定水位的水质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虞诗强,胡玲辉,王银波,胡贵彬,郑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