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1023发布日期:2023-07-18 14:5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地下水,尤其涉及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地下水是城市和农村重要的供水水源,并支撑各类生态系统,是关系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性重要资源,全世界地下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由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造成的过度开采与污染威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加,我国地下水及地表环境均遭受日趋严重的消耗与破坏,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近十几年来,我国地下水年开采量持续超过1千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污染退化等,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消耗已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为保障我国人民的用水权益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地下水保护至关重要。

2、例如申请号:cn201821087003.3,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其包括:井筒框架,井筒框架包括取水管段,取水管段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井筒、连接部、射孔段和底座,井筒的上端开口设置有井盖,井筒与射孔段通过连接部隔断,底座设置有铅锤;从井筒框架内部进行取样的取样子系统;以及,对地下水进行原位监测的监测子系统。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搭载在井筒框架上的取样子系统可以从水井中取样,并通过监测子系统对取样进行监测,并且,井筒框架整体重心稳定,不易发生摆动。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不易发生摆动,但是在设备使用时无法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移动。

4、本实用新型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在设备使用时可以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具备在设备使用时可以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在使用时无法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其中一个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另一个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和滑动杆相对一侧的表面均套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对一侧之间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刻度盘,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机构,两个卡紧机构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圆环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表面的固定连接有卡尺,所述空心柱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叶,所述空心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线,所述检测线的顶部与检测仪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后侧与承载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盒内腔相对一侧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内腔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相对一侧的之间均与检测仪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拉杆。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盒两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承载板的一侧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穿过限位块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支撑板内壁的一侧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通过销栓活动连接有滚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板、滑动杆、螺纹杆、电机、支撑块、圆环、限位板、刻度盘、承载板、卡紧机构、检测仪、活动杆、空心柱、卡尺、漂浮叶、轴承、转动轮和检测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在使用时无法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拉杆带动移动杆移动脱离检测仪的内腔,在通过移动杆带动弹簧移动,在通过支杆对弹簧进行限位,解决了在设备使用不便于对检测仪进行拆卸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盒、固定块和承载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固定盒脱落的问题。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限位块和底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时支撑板发生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限位块、螺丝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时限位块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通过设置电机、限位环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时电机发生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柱、和滚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其中一个支撑板(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另一个支撑板(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顶部与支撑板(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和滑动杆(3)相对一侧的表面均套设有支撑块(6),两个支撑块(6)相对一侧之间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环(7),所述支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刻度盘(9),两个支撑板(2)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机构(11),两个卡紧机构(1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仪(12),所述圆环(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3),两个活动杆(1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4),所述空心柱(14)表面的固定连接有卡尺(15),所述空心柱(14)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叶(16),所述空心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8),所述转动轮(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线(19),所述检测线(19)的顶部与检测仪(1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11)包括固定盒(1101),所述固定盒(1101)的后侧与承载板(10)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盒(1101)内腔相对一侧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102),两个支杆(1102)内腔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03),两个弹簧(11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104),两个移动杆(1104)相对一侧的之间均与检测仪(1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104)的表面套设有拉杆(11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101)两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靠近承载板(10)的一侧与承载板(1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靠近底板(1)的一侧与底板(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的表面设置有螺丝(22),所述螺丝(22)穿过限位块(21)并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23),所述限位环(23)靠近支撑板(2)内壁的一侧与支撑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的底部通过销栓活动连接有滚轮(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其中一个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另一个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和滑动杆相对一侧的表面均套设有支撑块。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板、滑动杆、螺纹杆、电机、支撑块、圆环、限位板、刻度盘、承载板、卡紧机构、检测仪、活动杆、空心柱、卡尺、漂浮叶、轴承、转动轮和检测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浅层地下水流速流向监测装置在使用时无法精准的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检测且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苏,方静涛,陈曦,许国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