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2681发布日期:2023-05-15 04: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设备快速清洗,具体为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盾构设备中有很容器部件,比如说散热器等;随着盾构设备长期运转且环境恶劣,造成诸多容器散热设备存在结垢导致散热不佳或者密封老化泄露,从而影响设备性能及其潜在损坏隐患。传统做法就是将设备拆除找专业厂家进行拆解、清洗、修复,传统清洗方法存在成本高,配件周期长的问题,还存在拆装的风险,而且拆装后换热器的密封性能有可能降低,现有的清洗装置也无法检测换热器拆装后的密封性能。

2、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能快速除垢且能判定设备密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针对换热器快速除垢,且能判定设备密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设备。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泵体,所述容器内分隔成清洗腔和回液腔,所述清洗腔顶部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回液口,所述回液腔顶部设有第二回液口,所述泵体置于容器的顶部,泵体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清洗腔的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待清洗容器部件的介质进口端连接,在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球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待清洗容器部件的介质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回液腔的第二回液口连通,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和第二压力表,且第二压力表设置在临近待清洗容器部件的介质出口的部位,在第二管路临近第二回液口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

3、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回液腔顶部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与泵体的进液口连通,在第一循环管上第三球阀,所述泵体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循环管通向第一回液口,在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四球阀,在进液管上设有第五球阀。

4、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第一管路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一端连接在第一管路的第一球阀前,另一端通向清洗腔的第一回液口,并在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管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5、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第二管路上设有检测管路,在检测管路上设有清洗液检测装置和第六球阀,所述检测装置为检测传感器或检测试纸;所述检测管路连接在过滤装置与第二球阀之间,且第六球阀设置在检测装置的进液端;所述检测管路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6、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为方形容器,其底部设有行走轮,在清洗腔和回液腔的底部均设有排污阀,在清洗腔和回液腔外部设有液位监测管。

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液腔的第二回液口处设有过滤器;所述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位于容器内的一端内设有吸液管,且清洗腔内的吸液管伸入腔体底部,回液腔内的吸液管伸入腔体中上部;所述吸液管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本体、单向阀旁通管路和指示灯。

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力表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球阀的两侧,所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均为高精度抗震压力表。

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采用抗腐蚀性材料制备的容器,或在清洗腔和回液腔内分别设有抗腐蚀材料涂层;所述泵体采用抗腐蚀性可调压力泵。

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进液管、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均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12、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两个腔体的容器,一个用于存放安全强力除垢剂容器,用来浸洗设备,另一个用于收集清洗污垢的污水;本实用新型在清洗管路设有溢流管路和溢流阀,若被清洗的设备出现完全堵塞情况,便可通过溢流阀将清洗液返回箱体内,避免液压泵持续增压会出现设备损坏现象;在清洗管路的回液管上设有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清洗液的浓度,判断换热器是否清洗干净;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液回流管上还设有过滤系统,可以对清洗污垢的滤液进行过滤后再回收,能够重复利用,且过滤系统还可以将大颗粒的污垢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污垢进入箱体内。本实用新型在换热器清洗完成后,关闭出口球阀设置好待检设备密封性能压力关闭进口球阀通过精密压力表判定设备密封性能是否有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管路长短接口方式适用各种场景及设备,可广泛推广,以解决传统做法成本高周期长风险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容器(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和泵体(4),所述容器(1)内分隔成清洗腔(100)和回液腔(101),所述清洗腔(100)顶部设有第一出液口(102)和第一回液口(103),所述回液腔(101)顶部设有第二回液口(104),所述泵体(4)置于容器(1)的顶部,泵体(4)的进液口(400)通过进液管(401)与清洗腔(100)的第一出液口(102)连通,所述泵体(4)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路(2)与待清洗容器部件(5)的介质进口端连接,在第一管路(2)上设有第一球阀(6)和第一压力表(7),所述第二管路(3)的一端与待清洗容器部件(5)的介质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回液腔(101)的第二回液口(104)连通,在第二管路(3)上设有第二球阀(9)和第二压力表(10),且第二压力表(10)设置在临近待清洗容器部件(5)的介质出口的部位,在第二管路(3)临近第二回液口(104)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回液腔(101)顶部设有第二出液口(105),所述第二出液口(105)通过第一循环管(11)与泵体(4)的进液口(400)连通,在第一循环管(11)上第三球阀(12),所述泵体(4)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循环管(13)通向第一回液口(103),在第二循环管(13)上设有第四球阀(14),在进液管(401)上设有第五球阀(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管路(2)上设有溢流管(16),所述溢流管(16)一端连接在第一管路(2)的第一球阀(6)前,另一端通向清洗腔(100)的第一回液口(103),并在溢流管(16)上设有溢流阀(17);所述溢流管(16)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管路(3)上设有检测管路(18),在检测管路(18)上设有清洗液检测装置(19)和第六球阀(20),所述检测装置(19)为检测传感器或检测试纸;所述检测管路(18)连接在过滤装置(8)与第二球阀(9)之间,且第六球阀(20)设置在检测装置(19)的进液端;所述检测管路(18)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为方形容器,其底部设有行走轮(106),在清洗腔(100)和回液腔(101)的底部均设有排污阀(107),在清洗腔(100)和回液腔(101)外部设有液位监测管(10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腔(101)的第二回液口(104)处设有过滤器(109);所述第一出液口(102)和第二出液口(105)位于容器内的一端内设有吸液管(110),且清洗腔(100)内的吸液管(110)伸入腔体底部,回液腔(101)内的吸液管(110)伸入腔体中上部;所述吸液管(110)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滤芯本体(800)、单向阀旁通管路(801)和指示灯(80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表(7)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球阀(6)的两侧,所述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10)均为高精度抗震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采用抗腐蚀性材料制备的容器,或在清洗腔(100)和回液腔(101)内分别设有抗腐蚀材料涂层;所述泵体(4)采用抗腐蚀性可调压力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进液管(401)、第一循环管(11)和第二循环管(13)均采用抗腐蚀性高压管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设备中容器部件的清洗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第二管路和泵体,所述容器内分隔成清洗腔和回液腔,在清洗腔顶部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回液口,所述回液腔顶部设有第二回液口,所述泵体通过进液管与清洗腔连通,并通过第一管路与待清洗容器部件的介质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待清洗容器部件与回液腔;在第一、第二管路上分别设有球阀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设置在临近待清洗容器部件的部位,在第二管路临近第二回液口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本技术既可以用于对容器部件进行清洗,又可以用于对其密封性进行检测,在清洗过程中避免了泵体的损害,还能对清洗结果进行检测,对清洗溶液进行过的滤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华,兰火根,雷俊,尹根栓,姜成,朱原生,张国宏,吴志杰,徐锐,李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