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感应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8626发布日期:2023-06-10 00:3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感应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感应探头。


背景技术:

1、红外感应探头如申请号为cn201810851120.0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精密红外光电传感器》(申请公布号为cn108983304a)公开的结构,其包括圆柱筒状的外壳、以及布置在外壳内的红外接收单元和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和红外发射单元轴向布置在外壳内,且各单元经由外壳、布置在外壳前端的滤镜和布置在外壳后端的尾插组成精密红外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

2、红外发射单元发出的红外光穿过滤镜后向外发射,并照射至待检测物,经待检测物反射后被红外接收单元接收,然后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与红外感应探头连接的控制器可根据收到的电信号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3、现有的红外感应探头配合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柜子门的启闭来控制灯具。此时,柜子门即为上述的待检测物,然而当柜子门为深色门板时,其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使得红外感应探头的功能异常。

4、除此之外,现有的红外感应探头存在寄生干扰的问题,即: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光的部分会照射到外壳的内侧壁,再反射回到红外接收单元,使得红外感应探头出现误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红外感应探头,以解决深色门板感应不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感应探头,以降低外壳的反射光带来的寄生干扰。

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感应探头,包括有:

4、壳体,内部中空,且壳体其中一侧的侧壁设有敞口;

5、红外发射元件,设于壳体内,并与敞口相对;

6、红外接收元件,设于壳体内,与上述红外发射元件并排布置,且与敞口相对;

7、仅供红外光穿过的滤光片,设于上述壳体的敞口内,而遮挡住敞口;

8、其特征在于:

9、所述壳体之敞口的周缘相对该敞口所在的壳体侧壁向外延伸而形成一圈凸缘,所述凸缘与上述滤光片之间共同形成向内凹陷的凹腔。

10、优选地,所述壳体被布置成仅供红外光穿过,且与滤光片之间为一体件。如此,壳体可防止其他光的干扰。

11、优选地,所述凹腔整体呈喇叭状,其小头端朝内,其大头端朝外。

12、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整体呈筒状体,所述凸缘位于筒状体的端部。如此,筒状体可直接插设于安装板的装配孔内,直至凸缘与安装板之装配孔的孔缘所在的板面相抵,即可实现探头与安装板的装配,且与安装板的板面相抵的凸缘能起到防水作用。

13、为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优选地,还包括有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筒状体的侧周壁。

14、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外径为9.8mm。

15、在上述各方案中,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还包括有设于上述壳体内的遮光块,遮光块的第一表面与上述敞口相对,且并排间隔开设有发射孔和接收孔;所述红外发射元件约束在发射孔内,所述红外接收元件约束在接收孔内。

16、优选地,所述接收孔为圆形孔,所述红外接收元件为柱状体,并轴向插设于圆形孔内,且红外接收元件的侧周面与圆形孔的孔壁相邻近或贴合。

17、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孔为非圆形孔,其孔缘具有相对靠近接收孔的第一边缘、相对远离接收孔的第二边缘,第一、第二边缘沿着发射孔和接收孔的排列方向相对间隔布置,且记两者之间的间距为a;

18、所述非圆形孔的孔缘还包括有衔接第一、第二边缘的第三边缘,两个第三边缘沿着与发射孔和接收孔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间隔布置,且记两者之间的间距为b;

19、b>a;

20、所述红外发射元件为柱状体,并轴向插设于非圆形孔内,且红外发射元件的侧周面之与非圆形孔的第一、第二边缘相对的部分邻近或贴合非圆形孔的对应边缘;红外发射元件的侧周面之与非圆形孔的两个第三边缘相对的部分远离非圆形孔的对应边缘。

21、本申请中采用圆形孔来做红外光的接收孔,采用非圆形孔来做红外光的发射孔,使得红外光能尽可能多地从非圆形孔发射出去,然后从圆形孔接收,如此,可通过调整遮光块在柱状体轴向上的位置来调节红光发射元件的发光角度,进而来减少寄生干扰。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壳体的敞口边缘设置一圈凸缘,凸缘与敞口内的滤光片之间形成向内凹陷的凹腔,如此,当红外感应探头的滤光片朝向门板设置时,凹腔与门板之间形成一个反光腔体,从而解决深色乃至黑色门板感应不良的问题。

23、通过在壳体内增设遮光块,能有效防止寄生干扰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感应探头,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被布置成仅供红外光穿过,且与滤光片(4)之间为一体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0)整体呈喇叭状,其小头端朝内,其大头端朝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整体呈筒状体,所述凸缘(11)位于筒状体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密封圈(5),套设于所述筒状体的侧周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外径为9.8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上述壳体(1)内的遮光块(6),遮光块(6)的第一表面与上述敞口相对,且并排间隔开设有发射孔(61)和接收孔(62);所述红外发射元件(2)约束在发射孔(61)内,所述红外接收元件(3)约束在接收孔(6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孔(62)为圆形孔,所述红外接收元件(3)为柱状体,并轴向插设于圆形孔内,且红外接收元件(3)的侧周面与圆形孔的孔壁相邻近或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孔(61)为非圆形孔,其孔缘具有相对靠近接收孔(62)的第一边缘(611)、相对远离接收孔(62)的第二边缘(612),第一、第二边缘沿着发射孔(61)和接收孔(62)的排列方向相对间隔布置,且记两者之间的间距为a;


技术总结
一种红外感应探头,包括有:壳体(1),内部中空,且壳体(1)的其中一侧的侧壁设有敞口;红外发射元件(2),设于壳体(1)内,并与敞口相对;红外接收元件(3),设于壳体(1)内,与上述红外发射元件(2)并排布置,且与敞口相对;仅供红外光穿过的滤光片(4),设于上述壳体(1)的敞口内,而遮挡住敞口;所述壳体(1)之敞口的周缘相对该敞口所在的壳体(1)侧壁向外延伸而形成一圈凸缘(11),所述凸缘(11)与上述滤光片(4)之间共同形成向内凹陷的凹腔(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解决深色门板感应不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锋,马旭红,黄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泰格莱特灯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