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1059发布日期:2023-07-07 14: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惯性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惯性导航传感器探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惯性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区的地理特征,地表以下的岩溶状况无法确切了解,地下的岩溶通道特征分布也无从了解,急需一项技术探测于岩溶通道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地下岩溶通道构造的特征形状。

2、惯性导航通过测量装置的加速度,速度,方向角,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位置和装置姿态数据,组成惯性导航组件安装在装置内,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易受干扰的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

3、而惯性导航装置结构,适用于地下岩溶环境,没有地表的各种有源信号天线信号具有不依赖外界信息、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受干扰等优点。

4、惯性导航应用于岩溶通道测量存储记录,其结合了陀螺仪定向,惯性导航,计算机三维计算等技术,通过装置放在水里随流水向下游流动,惯性导航装置穿行在岩溶通道中,可自动行驶记录存储惯性导航装置在岩溶通道内的运动轨迹,生成相应的岩溶通道图形数据,并有gps定位配合可在岩溶通道流出口找到惯性导航装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惯性导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岩溶通道的惯性导航装置,能够使惯性导航装置在岩溶通道内行径时保持稳定的姿态和方向,且适合各种岩溶通道的线路测量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惯性导航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上内壳与下内壳,所述下内壳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惯性导航组件和安装台面,所述下内壳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源安装台,所述电源安装台上表面连接有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与惯性导航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下内壳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内置电源上方固定连接有稳定器,所述上内壳与所述下内壳卡接。

3、优选的,所述上内壳与下内壳之间设有一对防渗水密封胶垫。

4、优选的,所述惯性导航组件左侧固定连接有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左表面与安装台面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惯性导航组件为惯性导航传感器模组,具有gps-imu模块、拉法电容和储存功能。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惯性导航组件关于内置电源对称。

7、优选的,稳定器的密度大于997 kg/m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外壳、上内壳、下内壳、惯性导航组件和稳定器的配合设置,使内部整体密封,布局紧凑,外壳选择塑料材料耐磨不易破裂,装置在水中流动时,还具备防撞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上内壳(1)与下内壳(6),所述下内壳(6)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惯性导航组件(2)和安装台面(5),所述下内壳(6)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源安装台(9),所述电源安装台(9)上表面连接有内置电源(8),所述内置电源(8)与惯性导航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下内壳(6)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内置电源(8)上方固定连接有稳定器(4),所述上内壳(1)与所述下内壳(6)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壳(1)与下内壳(6)之间设有一对防渗水密封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导航组件(2)左侧固定连接有隔震支座(3),所述隔震支座(3)左表面与安装台面(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导航组件(2)为惯性导航传感器模组,具有gps-imu模块、拉法电容和储存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与惯性导航组件(2)关于内置电源(8)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4)的密度大于997kg/m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惯性导航传感器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惯性导航装置。其包外壳,外壳内设有上内壳与下内壳,下内壳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惯性导航组件和安装台面,下内壳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源安装台,电源安装台上表面连接有内置电源,内置电源与惯性导航组件电性连接,下内壳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内置电源上方固定连接有稳定器,上内壳与下内壳卡接,使内部整体密封,布局紧凑,外壳选择塑料材料耐磨不易破裂,装置在水中流动时,还具备防撞能力,解决了由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区的地理特征,地表以下的岩溶状况无法确切了解,地下的岩溶通道特征分布也无从了解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周银林,吴昊怡,刘超,魏忠梅,孙运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银林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