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2871发布日期:2023-10-02 04: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力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1、压力变送器是一种采集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医学、汽车、冶金、机器制造、军工、科研教学等诸多领域。

2、现有的压力变送器的内部的压力芯体均采用o型圈或者l型圈进行密封,容易出现密封圈老化,导致密封失灵,失去密封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密封效果,现有的压力变送器壳体和压力芯体之间的配合尺寸较大,部件较多,不便于批量化一致性快捷生产;此外,现有的压力变送器的结构会导致在高压的情况下,内部的压力芯体容易受到损伤,使用寿命短。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压力变送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变送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压力变送器密封效果差、尺寸较大不利于批量生产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变送器,其中,所述压力变送器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开设有安装位;阻尼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位,所述阻尼件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二端。

3、优选地,所述连接壳体包括:连接端部和套筒,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的内部形成有所述安装位,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二端。

4、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接收部和转换部,所述接收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内部,所述转换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转换部与所述接收部连接。

5、优选地,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由所述连接端部的中心向外凸出,所述安装位包括容置部和隔离部,所述阻尼件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在所述连接壳体至所述连接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容置部的长度长于所述阻尼件的长度,所述隔离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和所述接收部之间。

6、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为0.3mm-1mm。

7、优选地,所述接收部包括压力芯体和压环,所述压力芯体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内部,所述压环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二端;所述压力芯体包括传输件,所述传输件穿设所述压环。

8、优选地,所述转换部包括转接板,所述传输件连接所述转接板;排针,连接所述转接板;处理板,连接所述排针和所述连接器。

9、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连接端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处理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插针部和连接部,所述插针部穿设所述连接部并延伸入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形成有连接螺纹。

10、优选地,所述连接端部的中部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连接端部的中线向外周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的尺寸和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二端的尺寸。

11、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的外周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变送器,通过连接壳体、阻尼件、传输组件和连接器的配合,在满足了高压条件下的使用的同时实现了压力变送器结构的小型化,由于零件规格统一且零件较少,避免了现有结构中的部件导致的密封失灵,密封可靠性高,可以用于批量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为0.3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包括压力芯体和压环,所述压力芯体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内部,所述压环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连接端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处理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部的中部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连接端部的中线向外周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的尺寸和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二端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接端部的第一端的外周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开设有安装位;阻尼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位,所述阻尼件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连接壳体的第二端。该压力变送器通过连接壳体、阻尼件、传输组件和连接器的配合,在满足了高压条件下的使用的同时实现了压力变送器结构的小型化,由于零件规格统一且零件较少,避免了现有结构中的部件导致的密封失灵,密封可靠性高,可以用于批量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华亿(沈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