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702发布日期:2023-05-11 10:1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锅具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目前,智能炒锅作为炒菜的工具,通过与其他加热工具的连接,实现对食材烹饪过程的控制。

2、相关技术中,在炒锅的锅体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在锅体的把手上设置接收和处理温度信息的中控电路板,但是,在食材容量较多或者厚度较厚的时候,通过检测锅体底部的温度值,不能准确反应锅体内食材的温度,因此不能较好的实现食材烹饪的控制,降低了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具。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把手,与锅体连接;第一温度检测件,第一温度检测件相对于把手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连接,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分离。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包括锅体、把手和第一温度检测件。第一温度检测件相对于把手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使得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能够在连接和分离之间切换,使得第一温度检测件能够安装在把手上,还能够由把手拆卸下来,这样,能够在需要检测锅体内食材温度的情况下,将第一温度检测件拆卸下来,直接插入锅体内的食材中,以准确检测食材的温度值,进而提升烹饪效果,在不需要使用第一温度检测件的情况下,还能够将第一温度检测件安装在把手上,实现第一温度检测件的收纳。

6、需要说明的是,在锅体内的食材较厚,通过检测锅体的温度值不能较好的反应食材的温度的情况下,可将第一温度检测件拆卸下来,直接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温度检测,进而保证对锅体内食材温度值检测的准确性,提升食材的烹饪效果。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锅具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件,设于锅体的底部,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值;控制装置,设于把手;在第一状态下,控制装置与第二温度检测件连接,在第二状态下,控制装置与第一温度检测件连接。

9、在该设计中,锅具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件和控制装置,第二温度检测件设置在锅体的底部,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值,控制装置设置在把手内。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连接,控制装置与第二温度检测件连接,进而接收第二温度检测件所检测的温度值,根据第二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控制食材的烹饪。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分离,控制装置与第一温度检测件连接,进而接收第一温度检测件所检测的温度值,并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控制食材的烹饪。

1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把手包括容纳腔,控制装置设于容纳腔,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插入容纳腔内,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容纳腔分离。

11、在该设计中,把手包括容纳腔,控制装置设于容纳腔,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插入在容纳腔内,以减小第一温度检测件占用的空间,并且便于第一温度检测件的收纳,避免第一温度检测件丢失。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还能够与容纳腔分离,进而直接使用第一温度检测件检测锅体内食材的温度值,以判断食材的熟度。

1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温度检测件包括:感温探针;调节部,与控制装置连接,设于感温探针的一端,在感温探针伸入容纳腔内的情况下,调节部位于容纳腔的外侧并与把手可拆卸连接。

13、在该设计中,第一温度检测件包括感温探针和调节部,感温探针能够容置在容纳腔内,调节部设置在感温探针的一端,在感温探针伸入容纳腔内的情况下,调节部位于容纳腔的外侧,并与把手可拆卸连接,实现容纳腔的封闭,且实现了对感温探针的收纳和防护。

14、其中,调节部能够调节烹饪器具对锅具的烹饪参数和烹饪模式。

1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调节部包括:第一供电部,与感温探针连接;旋钮,与第一供电部和控制装置连接,第一供电部用于对旋钮和感温探针供电,旋钮用于调节锅具的烹饪信息。

16、在该设计中,调节部包括第一供电部和旋钮,第一供电部设置在感温探针的一端,旋钮设置在第一供电部远离感温探针的一端,使得第一供电部位于感温探针和旋钮之间,实现对感温探针和旋钮的供电。其中,旋钮位于容纳腔的外侧,旋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调节烹饪信息。

1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把手远离锅体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与容纳腔连通,感温探针通过通孔伸入容纳腔内或与容纳腔分离。

18、在该设计中,把手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容纳腔连通,一方面感温探针能够通过通孔插入到容纳腔内,另一方面还保证了把手的强度。

19、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设于容纳腔内;显示部,设于容纳腔内,与电路板连接,用于显示第二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或第一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

20、在该设计中,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和显示部,电路板和显示部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两者相连接,在第一温度检测件插入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电路板与第二温度检测件连接,显示部用于显示第二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在第一温度检测件与容纳腔分离的情况下,电路板与第一温度检测件连接,显示部用于显示第一温度检测件检测的温度值。

2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锅具还包括:显示窗,容纳腔设有显示口,显示窗封盖显示口,显示窗与显示部对应设置。

22、在该设计中,锅具还包括显示窗,容纳腔上设置有显示口,显示窗封堵显示口,且显示部与显示口对应设置,进而用户通过显示窗能够看到显示部显示的温度值以及烹饪参数(比如所需烹饪时长等)。

2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锅具还包括:第二供电部,设于容纳腔内,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对控制装置供电。

24、在该设计中,锅具还包括第二供电部,第二供电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用于对控制装置供电。

25、进一步地,锅具还包括电池盖,容纳腔内设置有容置第二供电部的槽部,电池盖封盖槽部。

2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把手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温度检测件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27、在该设计中,把手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温度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以使得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能够在连接和分离之间切换。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加热部,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提出的锅具,加热部与锅具的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对锅体供热。

29、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锅具,因此具有锅具的全部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容纳腔,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插入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所述容纳腔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和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体;把手,与锅体连接;第一温度检测件,第一温度检测件相对于把手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连接,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温度检测件与把手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陈维维,程志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