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2512发布日期:2023-07-22 15: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探测试,尤其涉及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


背景技术:

1、电阻率测试是一种物探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地电极将直流电供入地下,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在地表上观测某点垂直方向或某剖面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化,为电力工程中接地装置设计提供土体电阻率参数,此外还可用于研究岩层的分布或地质构造特点。目前,主要用于土体电阻率测试。

2、电阻率测试中的接地装置为电极棒,常规电极棒为锤击楔入式,对于常规砂土、粉土、黏性土场地适用性较好,但对于冻土区域、地表有硬壳层区域,存在难以楔入问题,锤击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极棒弯曲变形,同时入土深度较浅,经常出现接地时电阻率数据跳跃、可重复性差等问题,降低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目前电极棒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能够增加电极棒入土深度,操作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测试数据准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包括电极棒和旋转手柄,所述电极棒与所述旋转手柄固定连接,还包括反力踏板,所述反力踏板包括底板和凸块,所述凸块设在所述底板的居中位置,所述凸块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脚箍,所述电极棒的中下部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电极棒的下端穿过通孔,使所述外螺纹结构和所述内螺纹结构配合连接。

4、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极棒的顶端设有方形销,所述方形销与电极棒为一体成型结构。

5、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旋转手柄的两端设有把手,所述旋转手柄的中部设有与方形销形状对应的槽孔,所述方形销与所述槽孔卡接固定。

6、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极棒的底端呈尖头状。

7、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脚箍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脚箍呈倒u型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板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凸块为立方体块。

9、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包括电极棒、旋转手柄和反力踏板,反力踏板包括底板和凸块,凸块设在底板的居中位置,反力踏板利用人体自身重量作为反力,在使用电极棒时更省力;凸块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内螺纹结构,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脚箍,电极棒的中下部设有外螺纹结构,电极棒的下端穿过通孔,使外螺纹结构和内螺纹结构配合连接,利用内外螺纹结构配合和电极棒的尖头,让电极棒更容易刺入被测土壤中,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包括电极棒(1)和旋转手柄(2),所述电极棒(1)与所述旋转手柄(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力踏板(3),所述反力踏板(3)包括底板(31)和凸块(32),所述凸块(32)设在所述底板(31)的居中位置,所述凸块(32)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33),所述通孔(33)内设有内螺纹结构(331),所述底板(3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脚箍(311),所述电极棒(1)的中下部设有外螺纹结构(11),所述电极棒(1)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33),使所述外螺纹结构(11)和所述内螺纹结构(331)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棒(1)的顶端设有方形销(12),所述方形销(12)与电极棒(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2)的两端设有把手(21),所述旋转手柄(2)的中部设有与方形销(12)形状对应的槽孔(22),所述方形销(12)与所述槽孔(22)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棒(1)的底端呈尖头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箍(311)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31)的两侧,所述脚箍(311)呈倒u型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凸块(32)为立方体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包括电极棒和旋转手柄,所述电极棒与所述旋转手柄固定连接,还包括反力踏板,所述反力踏板包括底板和凸块,所述凸块设在所述底板的居中位置,所述凸块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脚箍,所述电极棒的中下部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电极棒的下端穿过通孔,使所述外螺纹结构和所述内螺纹结构配合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螺纹的手柄旋入式电极棒,能够增加电极棒入土深度,操作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测试数据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如,孙东东,章武,刘晓东,彭建华,汤俊杰,翟明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