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7912发布日期:2023-07-05 23:2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载具,具体是涉及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


背景技术:

1、电源适配器在出厂前,通常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老化、以期性能稳定,剔除早期失效品,是品质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电源老化就是在一定的温度、输入电压、负载电流下工作。

2、现有技术中,老化载具为插墙型电源(输入有插脚)设计,插墙型直接插在老化治具上,然而桌上型电源体积较大,输入需要插ac线,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桌上型电源产品在载具上不好固定、容易滑落;设备机械手运载中会撞花产品外壳、并会损坏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包括:

4、本体;

5、凹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6、直流电输入组,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桌上型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

7、交流电输出组,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桌上型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8、其中,所述直流电输入组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组之间成形有供桌上型电源放置的容置槽。

9、优选的,所述直流电输入组包括:

10、第一凸台,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左侧;

11、若干ac插座,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

12、所述交流电输出组包括:

13、第二凸台,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右侧;

14、dc板,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

15、优选的,还包括:

16、若干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所述ac插座嵌设于所述通孔中、且其顶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平齐。

17、优选的,所述ac插座共设有12个。

18、优选的,还包括:

19、缺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

20、若干凸块,设于所述缺口的内壁;

21、螺牙孔,开设于所述凸块的顶部,所述dc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

22、优选的,还包括:

23、把手,设于所述本体的外端部。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检测时,首先将桌上型电源放置于容置槽中,然后将桌上型电源的输入端与直流电输入组电连接、输出端与交流电输出组电连接。

26、本实用新型利用凹槽设计降低桌上型电源在进行老化测试时相对于载具的高度,从而减少因与外部机械手发生干涉而导致的表面撞花,有利于保护产品的外观,且利用凹槽内的容置槽固定桌上型电源,从而防止桌上型电源滑落;此外直流电输入组和交流电输出组分别设于凹槽中,有利于避免用于电连接的电线与外部机械手发生干涉。



技术特征:

1.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输入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c插座共设有12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桌上型电源自动线老化载具,包括:本体;凹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顶部;直流电输入组,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桌上型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交流电输出组,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桌上型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直流电输入组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组之间成形有供桌上型电源放置的容置槽。本技术利用凹槽设计降低桌上型电源在进行老化测试时相对于载具的高度,从而减少因与外部机械手发生干涉而导致的表面撞花,有利于保护产品的外观,且利用凹槽内的容置槽固定桌上型电源,从而防止桌上型电源滑落;此外直流电输入组和交流电输出组分别设于凹槽中,有利于避免用于电连接的电线与外部机械手发生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迈思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