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8995发布日期:2023-12-29 18: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尤其是涉及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各类型电子设备的普及,其内部结构中,电路板作为各种电子器件的载体,电路板的需求量普遍增大。因此,需要提高电路板的生产速度的同时,也要让电路板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相关技术中,fpc板的线宽检测通常通过传统的百倍刻度镜测量,或者是采用线宽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以上的测量方式检测速度慢,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难以满足fpc板的快速生产需求。

2、因此,如何克服相关技术中fpc板的线宽采用的是传统百倍刻度镜测量,或者是采用线宽测量仪带来的检测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fpc板在生产制造时,需要通过传统的百倍刻度镜测量,或者是采用线宽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导致的检测速度慢、检测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包括:

3、aoi检测光源模块,用于向目标fpc板发射出aoi检测光;

4、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fpc板反射的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检测光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检测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

5、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判断所述目标fpc板的线宽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设置有aoi检测光源模块、光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aoi检测光源模块向目标fpc板发射出aoi检测光,目标fpc板被aoi检测光照射后,目标fpc板上的线路铜层和fpc pi层分别反射出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通过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并将接收的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分别对应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后,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中,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判断该目标fpc板的线宽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检测fpc板的线宽通过采用传统百倍刻度镜测量,或者是采用线宽测量仪带来的检测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

8、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环状反射板、光学镜头和光学传感器;

9、所述环状反射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光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光信号集中透射进入所述光学镜头中,所述光学镜头将接收的所述第一检测光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学传感器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将接收的所述第一检测光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光信号分别对应转换为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计算机;

11、所述计算机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判断所述目标fpc板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所述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导轨;

13、所述检测导轨用于固定所述aoi检测光源模块和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aoi检测光源模块和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在所述检测导轨上进行位移,以实现对多个所述目标fpc板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环状反射板、光学镜头和光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计算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导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FPC板线宽自动检测系统,其通过AOI检测光源模块向目标FPC板发射出AOI检测光,目标FPC板被AOI检测光照射后,目标FPC板上的线路铜层和FPC PI层分别反射出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通过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并将接收的第一检测光信号和第二检测光信号分别对应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中,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判断该目标FPC板的线宽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检测FPC板的线宽通过采用传统百倍刻度镜测量,或者是采用线宽测量仪带来的检测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萃,江小勇,刘晓倩,陈春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凯诺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