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传送装置、检体分析系统、检体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3486发布日期:2023-12-01 12: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检体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用于容纳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检体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1、例如,用于分析血液、尿液等生物试料(检体)的检体分析系统,具备检体传送装置,该检体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容纳了检体的检体容器。近年来,为了提高检体分析系统的分析处理的能力,希望进行检体的高速传送、大量同时传送以及朝多个方向的传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了实现这种传送的技术的一个示例。

2、专利文献1以“提供了一种具有非常灵活且具有高传送性能的实验室试料配送系统和对应的动作方法。”作为课题,记载了“实验室试料配送系统100包括:容器载体,该容器载体是若干个容器载体1,各个容器载体具有至少一个磁活性器件,优选为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且该容器载体适合于传送试料容器3;传送平面4,该传送平面4适合于运送容器载体1;以及多个电磁致动器,该多个电磁致动器静止地配置在传送平面4的下方,且适合于通过向容器载体1施加磁力从而使容器载体1在传送平面4上移动。”这样一种技术(参照摘要)。

3、专利文献2以“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小型且重量轻的传送装置”作为课题,记载了“包括:被传送物,该被该传送物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永磁体10;磁极25,该磁极25具有由第二磁性体形成的芯体22以及卷绕在芯体22的外周上的绕组21;驱动电路50,该驱动电路50用于向磁极25的绕组21提供电流;电流检测部30,该电流检测部30用于检测流过绕组21的电流值;以及运算部40,该运算部40用于基于由电流检测部30检测的电流值,来推定永磁体10的位置,并基于推定出的永磁体10的位置信息控制从驱动电路50提供给绕组21的电流值”这样一种技术(参照摘要)。

4、以往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077971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0-106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使用了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致动器或专利文献2记载的具有绕组的磁极的传送方式中,通过对检体支架施加规定推力,从而将检体支架传送到规定的位置。作为向检体支架施加推力的单元,例如使用向作为磁极的绕组施加电压并使电流流过的方式。

3、若电流流过绕组,则由于焦耳损耗,绕组自身会发热。由于绕组发热会导致绕组的导体电阻增加,因此即使施加了使所期望的电流流过绕组所需的规定电压,流过绕组的电流也会低于所期望的电流值。如果流过绕组的电流下降,则无法充分地获得传送容器载体的推力,认为有可能发生在传送途中容器载体停止,或者容器载体无法传送到目的地点这样的现象,有可能无法实现作为传送装置的功能/性能。

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体传送装置,即使在由于绕组发热导致导体电阻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检体容器的传送推力。

5、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6、本发明的检体传送装置计算由于电流流过绕组时所述绕组的导体电阻上升导致所述电流从设定电流值减小的减小量,使用所述计算出的所述减小量来变更所述电流的电流值。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的检体传送装置,即使在由于绕组发热导致导体电阻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检体容器的传送推力。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检体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收纳了检体的检体容器,该检体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11.一种检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检体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体传送装置,即使在由于绕组发热而导致导体电阻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检体容器的传送推力。本发明的检体传送装置计算由于电流流过绕组时所述绕组的导体电阻上升而导致所述电流从设定电流值减小的减小量,使用所述计算出的所述减小量来变更所述电流的电流值(参照图6)。

技术研发人员:志贺雄一朗,鬼泽邦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