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45779发布日期:2023-04-06 11:3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其中,对建筑的净高检测是工程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后续建筑的质量至关重要。

2、如图7所示,现有的检测方法为取点检测,具体为墙角四点附近和中心处一点,墙角四点位置有明确的距离要求,点距离墙面的距离记为l,l的标准值为300mm或500mm,各地规定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仍需要按照各地标准进行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先根据l值标出四点,再画对角线确定中心点,然后进行净高测量,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检测效率较低,有时候检测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直接采取目测的方式确定点的位置,导致净高检测标准规定形同虚设,净高检测取点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合规性。

3、授权公告号为cn2093720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包括车体、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车轮以及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件,车体上安装有测距仪,车体的内部还安装有平板电脑和与平板电脑连接的gps定位器;车轮内部固定有若干支撑弹性件,车轮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上述结构的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的坑洼导致测距仪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无法快速确定净高检测点,仍需要人为手动按照标准来定点,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建筑净高检测需要手动测量确定检测点,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2、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包括盒体、外圈回形板、内圈回形板、支撑杆a、支撑杆b、支撑架、测距仪a和测距仪b;

3、盒体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四组升降筒a和四组升降筒b,升降筒a顶部和外圈回形板连接,升降筒b顶部与内圈回形板连接,盒体底部设置有两组带动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升降的升降装置;支撑杆a和支撑杆b均设置四组,支撑杆a转动设置在升降筒a底部内壁上,支撑杆b转动设置在升降筒b底部内壁上,支撑杆a和支撑杆b垂直,支撑杆a和支撑杆b上分别设置滚轮a和滚轮b;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上均设置有带动支撑杆a和支撑杆b转动的动力组件;支撑架设置在盒体内壁上且位于动力组件上方,支撑架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固定回形板;测距仪a在固定回形板四周外壁上设置四组,测距仪b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固定回形板内;

4、盒体顶部外壁上设置四组触控显示屏a和一组触控显示屏b,盒体顶部外壁上设置墙角检测启动按钮和中心检测启动按钮,盒体内设置电源和控制系统。

5、优选的,控制系统与测距仪a以及测距仪b均控制连接,控制系统与触控显示屏a以及触控显示屏b均数据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墙角检测启动按钮和中心检测启动按钮均信号传输连接。

6、优选的,升降装置为电动推杆。

7、优选的,盒体底部内壁上竖直设置多组导向杆,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上均设置有多组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

8、优选的,动力组件包括链轮a、链条、支撑板、链轮b和双轴电机;链轮a设置四组,两组链轮a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杆a上,另外两组链轮a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杆b上;支撑板在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上均设置两组,两组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支撑杆;双轴电机设置两组,两组双轴电机分别设置在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上,两组双轴电机分别带动两组支撑杆转动;链轮b在每组支撑杆两端均设置一组,链轮b和链轮a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外圈回形板和内圈回形板上均设置有供链条穿过的避让槽。

9、优选的,盒体外壁上设置两组检修口,两组检修口分别朝向两组双轴电机。

10、优选的,盒体外壁上设置把手。

11、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检测墙角附近净高时,将盒体放置在大致位置上;

13、s2、根据检测标准在两组触控显示屏a上输入对应的距离l的数值,没有输入数值的两组测距仪a默认不工作,此时工作的两组测距仪a分别垂直朝向墙角的两面墙;

14、s3、按下墙角检测启动按钮,控制系统根据两组测距仪a的测量距离数值,来控制动力组件的工作,动力组件工作带动滚轮a和滚轮b转动,自动将盒体移动至需要的位置;

15、s4、测距仪b启动,获得一个测量值,控制系统将测量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加上测量值后的数值显示在触控显示屏b上,此数值为墙角附近的净高值,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完成墙角四点的净高测量;

16、s5、检测室内中心净高时,将盒体放置在建筑室内中间大致位置上;

17、s6、按下中心检测启动按钮,四组测距仪a均工作,控制系统根据四组测距仪a的测量数值,控制动力组件工作带动盒体移动,直到同一方向上的两组测距仪a的数值相等为止,此时盒体已经移动至室内中心位置处;

18、s7、测距仪b启动,获得一个测量值,控制系统将测量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加上测量值后的数值显示在触控显示屏b上,此数值为室内中心处的净高值。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盒体放置在大致位置后,通过按下墙角检测启动按钮或中心检测启动按钮,盒体就能将其自动移动到所需要的检测点上,然后自动进行净高测量,不需要人工测量画线来确定五个检测点位,使用简单方便,建筑室内净高测量效率高,且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检测严谨,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外圈回形板(4)、内圈回形板(5)、支撑杆a(7)、支撑杆b(8)、支撑架(17)、测距仪a(19)和测距仪b(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与测距仪a(19)以及测距仪b(20)均控制连接,控制系统与触控显示屏a(22)以及触控显示屏b(23)均数据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墙角检测启动按钮(24)和中心检测启动按钮(25)均信号传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26)为电动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盒体(1)底部内壁上竖直设置多组导向杆(6),外圈回形板(4)和内圈回形板(5)上均设置有多组供导向杆(6)穿过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链轮a(11)、链条(12)、支撑板(13)、链轮b(14)和双轴电机(16);链轮a(11)设置四组,两组链轮a(11)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杆a(7)上,另外两组链轮a(11)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杆b(8)上;支撑板(13)在外圈回形板(4)和内圈回形板(5)上均设置两组,两组支撑板(13)之间转动设置支撑杆(15);双轴电机(16)设置两组,两组双轴电机(16)分别设置在外圈回形板(4)和内圈回形板(5)上,两组双轴电机(16)分别带动两组支撑杆(15)转动;链轮b(14)在每组支撑杆(15)两端均设置一组,链轮b(14)和链轮a(11)之间通过链条(12)传动连接,外圈回形板(4)和内圈回形板(5)上均设置有供链条(12)穿过的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盒体(1)外壁上设置两组检修口(27),两组检修口(27)分别朝向两组双轴电机(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盒体(1)外壁上设置把手(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盒体、外圈回形板、内圈回形板、支撑杆a、支撑杆b、支撑架、测距仪a和测距仪b;盒体底部滑动设置四组升降筒a和四组升降筒b;支撑杆a转动设置在升降筒a底部内壁上,支撑杆b转动设置在升降筒b底部内壁上,支撑杆a和支撑杆b上分别设置滚轮a和滚轮b;支撑架设置在盒体内壁上且位于动力组件上方,支撑架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固定回形板;测距仪a在固定回形板四周外壁上设置四组,测距仪b竖直设置在支撑架上。本发明中,盒体能自动移动到所需要的检测点上,然后自动进行净高测量,使用简单方便,建筑室内净高测量效率高,检测严谨,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俞颖皓,罗超,周露,陈仕刚,王丹,张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城乡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