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6431发布日期:2023-09-23 20: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测量,尤其是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光学检测原理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外壳具有用于容纳检测单元的内腔,从而外壳能够对检测单元进行保护。检测时,气体进入检测单元的气室,当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出气体。相关技术中,由于外壳内腔容积较大,因此,气体进入内腔后浓度被稀释,影响气体检测装置对气体的时间响应。

2、因此,需要对气体检测装置进行改进,提高时间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有利于提高气体检测装置的时间响应。

2、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通孔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外界连通;

4、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外壳具有挡部,所述挡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挡部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通气部位于所述第一腔的外围;

5、所述检测单元具有气室,所述检测单元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气室的外围,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孔部,所述孔部具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贯穿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孔部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气室连通,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6、本申请中,挡部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外壳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具有通气部,通气部位于第一腔的外围;检测单元具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具有孔部,孔部具有贯穿第二侧壁的配合孔,配合孔与所述气室连通;孔部位于所述第一腔,配合孔与通孔联通。如此,挡部能够减少气体向第二腔的扩散,挡部将气体扩散的空间缩小至第一腔,从而提高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检测时间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通孔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部与所述挡部相对设置,所述孔部与所述挡部间隙配合,所述配合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内腔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高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壁部和自所述第一壁部垂直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挡部与所述第一壁部连接,所述第一周壁位于所述第二腔的外围,所述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周壁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室的外围,所述检测壳体包括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检测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源模块和检测探头,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检测探头均与所述检测壳体连接,所述光源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室的外围,所述检测探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者,所述外壳为一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挡部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投影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对角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对角线相重合;


技术总结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包括外壳和检测单元,外壳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具有通气部,通气部具有通孔,通孔贯穿第一侧壁,通孔与气体检测装置的外界连通;外壳具有内腔,外壳具有挡部,挡部与第一侧壁连接,挡部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通气部位于第一腔的外围;检测单元具有气室,检测单元具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位于气室的外围,第二侧壁具有孔部,孔部具有配合孔,配合孔贯穿第二侧壁,孔部位于第一腔,配合孔与气室连通,配合孔与通孔连通。本申请有利于提高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检测时间响应。

技术研发人员:万霞,张加俊,张宇翔,黄隆重,吴云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