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27627发布日期:2023-06-01 04:3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起落架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起落架结构试验中,尤其在起落架结构疲劳试验中,必须真实模拟飞机在一个起落内起飞、着陆撞击和地面滑行过程中不同缓冲器压缩量下起落架所受的载荷。进行飞机结构试验的起落架不安装机载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而试验过程中为了真实模拟飞机飞行时起落架缓冲器的工作工况,这就要求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调节,让缓冲器压缩量与试验载荷对应,确保起落架受载与缓冲器压缩量状态一致。

2、目前大多数起落架疲劳试验的做法是按阶段分步进行,例如以1000个起落为一个阶段,首先在一个缓冲器压缩量下,做完1000起落试验,然后通过给起落架缓冲器充油或者放油调整起落架压缩量,再做1000起落的试验,直至所有缓冲器压缩量试验都完成,然后再做另外一个阶段的疲劳试验。这种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在一个起落内完成不同缓冲器压缩量对应起落架载荷的施加。随着试验技术的提高,现在起落架结构试验中缓冲器压缩量通过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自动调节,在一个飞行起落内完成起落架不同压缩量的载荷施加,试验效率高,试验加载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包括:

2、位控液压缸,包括活塞杆以及缸体,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形成压腔;活塞杆连接力驱动系统,力驱动系统提供预设载荷;

3、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与所述压腔连接的主油路、用于提供高压油的高压油路以及用于排放的高压油路;所述主油路上安装有换向阀以及伺服阀;伺服阀分别连接高压油路与高压油路;其中,换向阀包括使主油路联通或者关闭两个状态;伺服阀包括使主油路仅连接高压油路、主油路仅连接排放油路或者关闭主油路三个状态;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位移指令分别控制换向阀以及伺服阀的状态切换。

5、优选的是,所述位控液压缸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端以及测量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缸体上,所述测量端固定在活塞杆上,位移传感器将活塞杆的位移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位移信号控制伺服阀形成闭环。

6、优选的是,所述换向阀与位控液压缸之间连接有节流阀。

7、优选的是,所述换向阀采用电磁换向阀。

8、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系统。

9、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控制方法,采用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

10、位控液压缸外放时:力驱动系统对位控液压缸加载,控制系统按照输入的指令控制伺服阀与高压油路连接以及换向阀的联通;

11、位控液压缸回收时:力驱动系统对位控液压缸加载,控制系统按照输入的指令控制伺服阀与排放油路连接;

12、位控液压缸保持时:力驱动系统对位控液压缸加载,控制系统按照输入的指令控制伺服阀断开以及换向阀的联通关闭。

13、本申请的优点包括:1)该系统实现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闭环控制,位置调节精度较高。

14、2)该系统快速实现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的调节,并且设置多个调节状态,可大幅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控液压缸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端以及测量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缸体上,所述测量端固定在活塞杆上,位移传感器将活塞杆的位移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位移信号控制伺服阀形成闭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与位控液压缸之间连接有节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采用电磁换向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系统。

6.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起落架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位控液压缸,包括活塞杆以及缸体;活塞杆连接力驱动系统,力驱动系统提供预设载荷;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与所述压腔连接的主油路、用于提供高压油的高压油路以及用于排放的高压油路;所述主油路上安装有换向阀以及伺服阀;伺服阀分别连接高压油路与高压油路;换向阀包括使主油路联通或者关闭两个状态;伺服阀包括使主油路仅连接高压油路、主油路仅连接排放油路或者关闭主油路三个状态;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基于位移指令分别控制换向阀以及伺服阀的状态切换,该系统实现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闭环控制,位置调节精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柁,杜星,宋鹏飞,王刚,高建,王鑫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