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59266发布日期:2023-06-15 00:0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尤其涉及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对于锂电池性能检测来说,需要获得电池的内部状态参数,例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以及故障分布(产气等)等,以实现电池状态监测、电池充电/放电控制、热管理、电池平衡和故障缓解等。

2、现有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仅能通过获取的信号判断电池的健康状态,无法实现电池内部故障的可视化检测,而且可能改变电池中电极材料的电荷输运特性,会改变电池的真实荷电状态。因此现有的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方法或系统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方法或系统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3、可运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待检测电池;

4、超声探头,被设置成朝向待检测电池,用于获取针对待检测电池的空耦超声数据;

5、处理器,用于控制支撑装置带动待检测电池在垂直于超声探头的平面运动,并在支撑装置运动至设定检测点阵中的任一检测点的情况下,控制超声探头获取待检测电池在对应检测点的空耦超声数据;根据所有检测点采集的空耦超声数据确定待检测电池的超声检测结果,超声检测结果包括缺陷分布结果。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7、获取针对待检测电池的空耦超声数据集合,空耦超声数据集合包括待检测电池的至少两个检测点的超声数据;

8、确定空耦超声数据集合对应的时频图;

9、将空耦超声数据集合与时频图输入已训练的特征提取模型以得到特征参数集合;

10、将特征参数集合输入已训练的检测模型以得到超声检测结果,超声检测结果包括缺陷分布结果。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12、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3、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4、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电池检测方法。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电池检测方法。

16、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电池的空耦超声数据,根据空耦超声数据确定检测结果,实现非接触的原位电池检测,且提高了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的准确性。

17、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检测点采集的空耦超声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的超声检测结果,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耦超声数据集合与所述时频图确定特征参数集合,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训练的检测模型包括已训练的第一检测模型,所述将所述特征参数集合输入已训练的检测模型以得到所述超声检测结果,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训练的检测模型还包括已训练的第二检测模型,所述将所述特征参数集合输入已训练的检测模型以得到所述超声检测结果,还包括:

9.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池检测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池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可运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待检测电池;超声探头,被设置成朝向待检测电池,用于获取针对待检测电池的空耦超声数据;处理器,用于控制支撑装置带动待检测电池在垂直于超声探头的平面运动,并在支撑装置运动至设定检测点阵中的任一检测点的情况下,控制超声探头获取待检测电池在对应检测点的空耦超声数据;根据所有检测点采集的空耦超声数据确定待检测电池的超声检测结果,超声检测结果包括缺陷分布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方法或系统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实现非接触的原位电池检测,且提高了基于超声的电池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师峰,吕高龙,黄垲辉,曹欢庆,李叶海,吴新宇,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