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74545发布日期:2023-07-05 17:5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稀土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将钕铁硼产品从毛坯加工成最终产品过程中需要采用切削液进行切割处理,因此切削后收集的悬浮液中不仅含有切削液,也含有钕铁硼碎屑。切削液作为切割润滑剂,分为油溶性切削液和水溶性切削液。由于收集的悬浮液中成分比较复杂而往往容易被忽视。

2、我国稀土资源日益紧张,对于悬浮液中混合的钕铁硼碎屑,也应充分考虑其中的稀土价值。开发一种通用方法,对悬浮液进行切削液分离,可以除去油溶性切削液和水溶性切削液,并快速判断其中不同种类的稀土含量,对于这部分稀土的回收利用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将陶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在温度为中600℃±50℃下加热2~3小时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4、步骤2、将钕铁硼切削后收集的悬浮液搅拌均匀后倒入步骤1处理后的陶瓷坩埚中;优选的,所述悬浮液中含有切削液和钕铁硼碎屑;

5、步骤3、将滤纸经真空干燥至恒重后备用;

6、步骤4、将步骤3处理后滤纸置于抽滤装置中,并将陶瓷坩埚中悬浮液倒在滤纸上,启动抽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

7、步骤5、抽滤结束后,取下滤纸并进行真空干燥至恒重,收集固体样品;

8、步骤6、利用王水消解步骤5的固体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以铁为基体溶液进行稀土成分检测,从而计算出悬浮液中稀土元素的含量。

9、优选的,步骤3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5℃,干燥时间为2h。

10、优选的,步骤4在抽滤过程中边抽滤边用溶剂冲洗,先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少三遍,去除水溶性切削液;再用丙酮反复冲洗至少三遍,去除油溶性切削液;最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抽滤至无液体流出。

11、优选的,步骤5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5℃,干燥时间为5~6h。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干燥过程是在真空干燥箱中完成,避免了样品的氧化,从而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本发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抽滤干燥后的固体样品进行成分检测,能够快速判断悬浮液中不同种类的稀土含量。根据以上结果,结合稀土市场价格,可以用切削废液的总质量迅速评估回收价值,对于这部分稀土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5℃,干燥时间为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在抽滤过程中边抽滤边用溶剂冲洗,先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少三遍,去除水溶性切削液;再用丙酮反复冲洗至少三遍,去除油溶性切削液;最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抽滤至无液体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5℃,干燥时间为5~6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钕铁硼切削后悬浮液中稀土含量的方法,涉及稀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先将陶瓷坩埚加热至恒重,将钕铁硼切削后收集的悬浮液倒入陶瓷坩埚中,称重后,再将陶瓷坩埚中的悬浮液倒在抽滤装置的滤纸上进行抽滤,其中滤纸需进行真空干燥至恒重;将抽滤后的滤纸和滤纸上的样品进行真空干燥至恒重,收集固体样品;最后利用王水消解固体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以铁为基体溶液进行稀土成分检测,结合固含量从而计算出悬浮液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本发明能够快速且准确计算出悬浮液中不同种类的稀土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龙,王一民,施江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宁波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